7月31日,关税大限的最后一天,特朗普公布了与韩国的税额——15%,和日本、欧洲的一致。一个总体感受是,韩国用五大妥协,换到了李在明通往白宫的入场券。 这五大妥协,体现在: 第1,对美国产品实现零关税; 第2,韩国建立3500亿的主权投资基金,由美国控制和使用,选定具体投资项目; 第3,购买1000亿的美国能源产品; 第4,韩国市场对美国全面开放,包括汽车、卡车和农产品; 第5,韩国承诺对美国进行一大笔投资,具体数额将由两周内李在明访问白宫时确定。 总的来看,韩国做出的妥协,和日本、欧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这3500亿的主权投资基金,简直是“押人取供”的赎金一般,不仅由特朗普控制,甚至连具体项目也要他来定。可以预测,他与他亲密朋友的家族企业,恐怕会成为主要的投资对象。 当然,韩国换来的,一是15%的关税,二就是两周内李在明访问白宫的承诺。不过,对韩国来说,美韩同盟是其外交的基础,能换取与特朗普见面的机会,似乎也可以释怀了。李在明的另一个设想恐怕是,“既然付出了这么多,特朗普恐怕要不会在军费分摊上再施压了吧,也会支持其对中、俄、朝的外交转型了吧”?但就特朗普的个性来说,一码归一码,要不要多付军费、能不能改善与中俄朝的关系,还得听从美国的意愿,按照特朗普的节奏来。 不过,看了这么多国家给特朗普提供的优惠条件。很好奇的一点是:美国能够容纳下这么大的贸易和投资量吗?美国有这么多的能源和农产品可供出口吗?美国的制造业能够支撑其这么多的投资设厂需求吗?这些看起来庞大无比的数字,未来能够真正落地吗,特朗普又能对协议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吗?这个规模的经贸协议,恐怕不是一个美国财政部可以消化和控制的。#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特朗普这一刀砍向中俄,结果先割了自己一块肉特朗普又上头了,这回不是打中国制造
【3评论】【8点赞】
用户15xxx97
这是说日韩欧都臣服了,你请李在明九月三号来中国他不来,他跪请美国让他拜见特朗普,不惜卖国。美国还是强大的让小国不敢造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