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浙江,一乡村医生一“号”难求,患者凌晨2点就排队取号,只因他是全

烟雨评社 2025-08-02 11:13:29

“高手在民间!”浙江,一乡村医生一“号”难求,患者凌晨2点就排队取号,只因他是全科医生,什么病都能看,一把中药一个礼拜,医院看不好的他能!网友:他是浙江名医,希望多收弟子传承下去! 在浙江桐乡的崇福镇,凌晨一点的卫生服务站门口,总有一群人影在夜色中聚集。等到两三点,队伍便已大排长龙。谁能想到,天还没亮,六点半门一开,八十个号随即售罄。 许金良这个人不是什么医学世家出身,就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1980年,高中毕业的许金良因为村里需要,当上了“赤脚医生”,从此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 他没上过正规医学院,靠的是跟着老师傅学,加上四十多年自己埋头摸索,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个什么都能看点的全科大夫。 他的看病方式,好像把时间拨回了几十年前。他不怎么依赖机器,更信自己的眼睛和双手。通过最传统的“望、闻、问、切”,他总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 有个没挂上号的网友就坐在边上等,许医生只抬头扫了一眼,就对他徒弟说:“那个人的脸,是痛冈脸。”这种近乎直觉的判断力,是几十年看病经验熬出来的。 不过,真要把人留住,单靠这点“神乎其技”还不够。更核心的,是医生的那颗心到底热不热。在许金良这儿,没有贫富之分,只有病人。碰上经济困难的乡亲,他常常免掉诊费。如今他本已退休,却因为病人实在太多而被返聘。 当地人都晓得一个规矩:就算没抢到号也别急着走,只要你在,许医生总会看完有号的,再接着看没号的。他总要尽力让每个大老远跑来的人,不至于空手而归。 这份用心,自然也体现在他的治疗上。许金良的诊室里,最有力的武器不是什么天价进口药,而往往是几包对症的中药,或是几根细细的银针。他行医的准则,恰好打中了今天许多人看病的痛点:少跑腿,少花钱,疗效还好,心里踏实。 一位杭州姑娘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她在省城大医院来回折腾了好几个月,病情不见好转,人也快被磨垮了。谁知到了许医生这儿,只开了一周的中药,内服加漱口,居然就好了。姑娘当场就哭了。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例,很多被大医院判为“疑难杂症”的病人,都把这里当成了最后一站,也在这里找到了希望。于是,从杭州、绍兴甚至更远地方来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汇成了凌晨那道独特的排队风景。 当一个乡村诊所能吸引整个区域的目光时,“许金良现象”就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了。他的存在,像是在提醒我们一些事:原来扎根在最基层,一样能干出让大家信服的大事。 网上许多人留言,希望许医生能多带几个徒弟,别让这一身本事和这份医德失传了。这种民间的呼声,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许金良曾被评为“浙江骄傲”候选人物,他的价值,社会是看在眼里的。 说到底,“许金良现象”不是什么奇迹,它是一个正直的医生、一身过硬的本事和当下社会深层需求三者碰撞在一起的必然。 他治好的不只是身体的病,也安抚了这个快节奏时代里,人们因看病难、看病贵而焦虑的心。他的故事也说明,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模式怎么变化,“仁心仁术”这四个字,永远是医学的根本,是老百姓心里最深的期盼。 信源:中国蓝新闻

0 阅读:51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