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还想继续拿捏中方,转头就收到噩耗:美国芯片巨头这次有大麻烦了! 最近,CNBC等美媒注意到一个重要动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突然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该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的“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H20芯片是英伟达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算力芯片,基于其Hopper架构,采用CoWoS先进封装技术,显存容量达96GB HBM3; 虽然性能仅为国际主流H100芯片的15%左右,但仍能满足垂类模型训练和推理等需求。 不过,这款芯片的命运与中美政治博弈紧密绑定。今年4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导致英伟达面临45亿美元库存损失,市值一度蒸发1600亿美元。 然而,在英伟达CEO黄仁勋半年内三度往返中美游说后,特朗普政府于7月突然宣布恢复H20对华销售,试图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与维护美国企业利益之间寻找平衡。 就在H20恢复销售仅两周后,中国网信办的约谈犹如一记重锤。此次审查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近年来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管的延续。 自《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中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审查日益严格。 H20作为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自然成为审查重点。 网信办此次约谈的核心,在于H20芯片可能存在的“漏洞后门”。 根据美媒披露,美国议员此前曾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英伟达部分算力芯片已具备通过硬件级后门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回传”甚至“功能禁用”的技术能力。 例如,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芯片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这意味着理论上美国政府可通过这些后门对中国部署的H20芯片进行实时监控或远程操控。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技术层面看,H20虽然性能受限,但其采用的CoWoS封装技术和NVLink高速互联功能仍可能为远程干预留下空间。 更关键的是,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AR)要求企业在出口技术产品时设置“性能阈值”,而英伟达为满足合规要求,可能在芯片中植入了未公开的安全机制。 例如,有分析指出,H20的固件更新接口可能被预留了远程激活权限,一旦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政府可通过软件升级直接禁用芯片功能。 对中国而言,这些潜在风险直接威胁到关键领域的网络安全。若H20芯片被证实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影响国内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超千亿元规模的项目部署。 例如,在金融、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中,若芯片被远程操控,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事件凸显了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复杂博弈。 对美国而言,恢复H20销售是无奈之举:一方面,中国国产芯片的崛起(如华为昇腾910B性能已超过H20)削弱了禁令的意义;另一方面,英伟达等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黄仁勋曾警告,若失去中国这一未来几年将达500亿美元的AI芯片市场,美国将面临“收入、税收、就业”三重流失。 然而,美国并未放弃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意图,恢复销售的同时仍试图通过技术限制和安全后门维持优势。 对中国而言,此次审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倒逼机制。尽管H20的恢复销售能暂时缓解国内算力需求,但中国早已意识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华为、寒武纪等企业的国产芯片性能不断提升,部分领域已超越H20。 例如,华为新一代910C芯片实测效率已超过英伟达H100水平,而百度、腾讯等企业也在加速测试国产替代方案。这些进展为中国在安全审查中争取了更大主动权。 此次约谈对英伟达和中国科技产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英伟达而言,若无法证明H20的安全性,可能面临中国市场的进一步限制,甚至失去刚刚恢复的销售资格。 黄仁勋此前虽承诺“强化美国AI领导力”,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利益面前,英伟达不得不重新权衡技术妥协与商业风险。 对中国而言,此次审查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本土芯片企业在性能和生态上实现突破。 例如,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已在部分场景下替代H20,而国产MoE架构(混合专家模型)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对高算力单卡的依赖。 从全球产业链角度看,此次事件标志着中美科技“脱钩”趋势下的产业链重构。美国试图通过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维持优势,但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规模反制,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我问了在数据中心做运维的朋友,为什么刚采购的英伟达H20芯片要连夜拆下来。他
【284评论】【9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