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是幌子? 特朗普当年搞中美对抗,可能只是“表面功夫”,他真正的“愿景”是中俄美“三分天下”,让全球格局重新洗牌,但转头又说,美国其实只想让中国继续当“廉价商品工厂”,别想着往上爬,这说法听着像“阴谋论”,但仔细一琢磨,倒能看出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心态——既怕中国崛起,又离不开中国制造;既想打压,又不敢彻底撕破脸。 美媒的分析逻辑是这样的:特朗普当年搞贸易战、科技战,表面是“遏制中国”,实际是想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拉上俄罗斯,搞个中俄美“三足鼎立”。 按他们的说法,特朗普觉得中国太强会威胁美国,俄罗斯太弱又没法制衡中国,所以得“扶俄制华”,让三国互相牵制,美国继续当“裁判”。 这说法听着像“地缘政治版三国演义”,但现实比小说复杂多了,俄罗斯这些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经济主要靠能源出口,科技和制造业远不如中美,中国虽然经济总量第二,但人均GDP刚过1.2万美元,和美国的7万美元差得远。 更关键的是,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不是“盟友”,两国各有各的算盘,俄罗斯想借中国平衡西方压力,中国想借俄罗斯稳定西部边疆,但谁也没想过“联手对抗美国”。 美媒的“三分天下”更像“烟雾弹”,他们真正的算盘,其实是让中国永远停留在“世界工厂”的位置——你负责生产衣服、玩具、手机,我负责制定规则、收割利润;你靠廉价劳动力赚钱,我靠金融、科技、品牌赚大钱。 但中国显然不打算“躺平”,这些年,中国在5G、高铁、新能源、航天等领域疯狂“补课”,华为被制裁后硬是搞出了国产芯片,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空间站建成了,月球背面也取样回来了。 这些成就让美国慌了,他们发现,中国不仅想当“工厂”,还想当“规则制定者”。 所以,美国的对华政策越来越矛盾:一边高喊“脱钩”,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商品;一边制裁中国科技企业,一边又偷偷买中国的稀土;一边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一边又怕真的引发冲突。 这种“又打又拉”的姿态,暴露了美国的焦虑,他们既想维持霸权,又找不到“替代中国”的办法。 面对美国的“小心思”,中国其实早有应对,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不搞“对抗升级”,而是专注自己的事:搞科技创新、扩内需、推动“一带一路”,简单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种策略让美国很头疼,制裁吧,中国能自给自足;脱钩吧,美国企业第一个反对;拉盟友吧,欧洲、东盟、非洲都不想选边站。 更关键的是,中国没想着“取代美国”,而是想“超越自己”,比如碳中和、人工智能、深海探测,这些领域美国也没完全搞定,中国有机会“并跑”甚至“领跑”。 说实话,美媒的“三分天下”说法,听着像“特朗普的幻想”,中俄美要是真能“平起平坐”,世界早乱套了,现实是,美国依然是最强的,但中国在追赶,俄罗斯在“回血”,其他国家也在崛起,这种“多极化”趋势,不是美国能“设计”出来的。 美国真正该担心的,不是中国“崛起”,而是自己“掉队”,基础设施老化、制造业空心化、政治极化严重,这些问题不解决,霸权迟早会垮,至于中国,从来不想当“老大”,只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科技更发达,让世界更公平。 最后想说:中美对抗不是“宿命”,合作才是出路,美国与其总想着“遏制中国”“让中国当工厂”,不如放下身段,和中国一起搞气候合作、抗疫合作、太空合作,毕竟地球就这么大,谁也离不开谁,特朗普的“棋局”再精妙,也敌不过历史的大势啊!
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美媒分
【10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