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说:你居然是这个下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王右家出生在1908年的湖北,她家世显赫,父亲是北洋政府的重要官员,母亲出身地方望族,这样的背景给了她一个人人艳羡的起点,她从小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穿的是最讲究的衣裳,读的是最好的学校,她的容貌早早就脱颖而出,五官分明、气质洋气,走在街上回头率极高,身边从不缺追求者,但她总是高高在上,挑剔得很,不轻易动心。 1928年,她被送往美国留学,那个年代,女性出国深造是极为稀有的事,她进入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学的是文学相关课程,在西方世界,她接触到了大量新思想、新生活方式,也看到了不同文化对女性地位的理解,她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学生,对学位并不上心,更多是沉浸在文化氛围中,几年后,她没有拿到文凭就回国了,这一点至今仍是个谜。 王右家没有回到北京,而是直接定居在上海,她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哪里,那时的上海,是东方最繁华的都市,也是无数人梦想实现的地方,她很快在这里混出了名气,那不仅仅是因为她漂亮,更因为她有一种与人不同的从容和自信,她出现在舞会、沙龙、文艺活动中,总是人群的焦点,她结识了许多文化人、政界人士,成为各种社交场合的常客,她像一只懂得跳舞的孔雀,知道什么时候展示自己,也知道什么时候优雅沉默。 就在这时候,她遇到了罗隆基,这个在政界和文化界都极具影响力的男人,风度翩翩,谈吐不凡,他早已有了婚姻,但这并没有阻止两人的靠近,他们相识于一次出海旅行,罗隆基的言谈让王右家心生倾慕,他们开始了一段长达七年的感情纠葛,在这段关系里,王右家不惜与家人决裂,搬出家门,独自生活,她的父亲公开断绝了与她的关系,直到去世也未原谅她。 1938年,罗隆基终于与原配离婚,王右家成为了他的合法妻子,本以为这场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她却没想到,婚姻不过是另一场困局的开始,婚后不久,罗隆基的风流本性暴露无遗,他与其他女性的暧昧让王右家焦头烂额,最让她难堪的是,一位名叫杨云慧的女子带着情书登门,揭露他背后的背叛,她冷静地收拾行李,离开了这个曾让她付出一切的男人。 离婚后的王右家并未沉沦,她曾在重庆参与过话剧演出,对舞台有着浓厚兴趣,虽然她的表演天赋未能大放异彩,但她始终在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立足,1946年,她认识了唐季珊,这个茶商出身的商人曾是电影明星阮玲玉的前夫,在上海的社交圈里,他也是个知名人物,王右家和他很快走入婚姻,并在1948年一同前往台湾。 初到台湾,一切都还算顺利,唐季珊的茶叶生意逐步起步,王右家则发挥她的人脉资源,为丈夫打通各类关系,她在各种场合应酬自如,谈吐得体,是公认的“贤内助”,但好景不长,唐季珊的老毛病复发,开始沉迷应酬和女人,他甚至让情人登门挑衅,王右家最终忍无可忍,果断提出离婚,她带着一笔赡养费离开,独自谋求生活。 她曾前往香港,开了家小店,试图靠自己的力量东山再起,她亲自跑市场、记账、谈生意,虽不是行家,却拼尽全力,然而生意终究难以维持,没几年便惨淡收场,她再次回到台湾,住进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屋子里只有几件家具和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她开始尝试做戏剧编导,1958年,她主导创作的历史剧《龙女寺》在台湾上演,获得了一定的好评,这是她晚年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随着时间流逝,她的朋友圈逐渐流散,昔日的社交女王,如今在聚会上也只是被边缘化的角落人物,她依旧保持体面,穿着旧旗袍参加聚会,却早已没有人围着她转,头痛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她买不起好药,只能拖着病体硬撑,1967年初,她终于撑不住,住进了一家条件简陋的医院,病房里空荡荡的,连一位探望的人都没有,几天后,她因病去世,遗体在医院放了好几天无人认领。 最终,是吕孝信出现了,这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与她做同学的女人,曾因罗隆基的插足与她反目多年,她为王右家处理了后事,简单而体面,两人曾经的情谊,终究没有被时间完全抹去。 王右家的一生,似乎总在“选择”中前行,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爱情,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独立,她不愿做附庸,不愿妥协,也不愿在婚姻里忍辱求全,她拥有过万众瞩目的青春,也经历了孤独无助的晚年,她不是失败者,只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坚持自我的女性,她用尽一生,守住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即使最后的代价,是孤独无依的离场。 信息来源:王右家,文坛“交际花”. 人民网
1967年,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去世,无人替她收尸,过了几天,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8 17:17: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