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去美国会面,安全会不会有问题?这次在特朗普和普京会面之前,关于地点的选择,一

观今言史啊 2025-08-11 11:20:31

普京去美国会面,安全会不会有问题?这次在特朗普和普京会面之前,关于地点的选择,一直是个最大的疑问。 就在于之前在欧洲的操纵下,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布了逮捕令,所以说那些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理论上来说都是不能去的,去了就有可能会有被捕的风险。 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以“驱逐乌克兰儿童”等罪名对普京发出逮捕令,至今有效。   这个令状确实影响了普京的行程:比如今年7月的金砖峰会,他就因巴西是成员国而临时改派外长拉夫罗夫出席,自己只视频参会。   但法律约束力不等于实际执行力。   成员国敢不敢动手?去年普京访问同为成员国的蒙古时,对方不仅没执行逮捕,反而铺红毯高调欢迎,直接打了国际刑事法院的脸。   蒙古的例子证明:面对核大国领导人,小国根本不愿引火烧身。美国的“免死金牌”:美国自己就不是《罗马规约》缔约国,压根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所以普京踏上美国领土,法律风险为零。甚至可以说,特朗普政府巴不得用这次会晤向世界宣告: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就是个笑话。   选阿拉斯加当会晤地点,堪称神来之笔:地理优势:白令海峡最窄处仅88公里,普京专机从俄本土出发。   短时间就能飞抵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一旦有事,俄军战略力量可快速响应。   历史隐喻:阿拉斯加1867年之前是沙俄殖民地,美国当年用720万美元“捡漏”买下,如今成了美国最大州。   特朗普在宣布会晤当天还暗示俄乌和平“涉及领土交换”,地点选在这儿,摆明是给谈判定调。   政治低敏性:远离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政治喧嚣,既算美国本土,又因偏远而降低抗议或干扰风险。   安保层面,美俄已启动罕见合作。美国特勤局提前一周清场、设防线,俄方安保团队携带加密通讯设备随行,连核武器指挥系统都可能进入戒备状态。   用俄媒的话说:“如果普京在阿拉斯加出事,美国国家信用将彻底破产”——这反而成了最硬核的“护身符”。   普京这趟出行,表面看是应特朗普邀请,实则暗藏反客为主的策略。羞辱国际司法体系:国际刑事法院想审判我?   我偏要去美国本土逛一圈,还让东道主亲自保护。这场面等于向全世界直播:所谓“通缉令”不过是西方政治工具。   拆解欧美同盟:特朗普坚持“仅限美俄乌三方会谈”,把法德等欧洲国家踢出局。   普京顺势接招,借机离间美欧——欧洲现在急得跳脚,连夜发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和平无效”,可惜没人搭理。   战场换谈判桌:俄军当前在顿巴斯缓慢推进,但兵源枯竭、装备损耗严重。此时用一场高调会晤暂停美军火援乌、松动制裁,堪称低成本止损。   对普京而言,人身安全反而不是最大担忧,真正的雷埋在协议条款里:   领土交易陷阱:特朗普放风称和平方案需“领土交换”,但若美俄私下约定承认克里米亚属俄,或默许乌东四州“自治”,普京可能被国内民族主义者骂卖国。   而泽连斯基也绝不可能接受割地。   欧洲的后手反击:欧盟已启动“乌克兰特别法庭”筹备程序,专审俄“侵略罪”。就算阿拉斯加谈成了停火,欧洲也能用法律战持续消耗俄罗斯外交资源。   特朗普的“戏瘾”:特朗普急着在中期选举前搞个“诺贝尔和平奖”级大新闻,但普京想要的是长期制裁解除。两人目标压根不一致,万一特朗普为国内舆论翻脸加码制裁,俄方反而骑虎难下。     8月15日,当普京的专机降落在阿拉斯加时,逮捕令闹剧将彻底沦为背景板——连美国都要全力保护的人,谁敢动他?   但这场合法的“闯关”成功,只是大国博弈新回合的起点。后续要看特朗普是否真愿用松绑制裁换停火,更要看被排除在外的欧洲和乌克兰如何反制。   毕竟,强权可以暂时决定游戏规则,但真正的和平,终究不能靠牺牲小国换来。   参考资料:曾向多国政要发出逮捕令,国际刑事法院沦为“政治工具”?| 国际识局 2025-03-13 21:32·中国新闻网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