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糊涂,爹妈也糊涂。黑龙江的代某某自愿参军入伍,体检合格后去西藏某部队服役。入

星辰看看社会 2025-08-11 22:36:47

自己糊涂,爹妈也糊涂。黑龙江的代某某自愿参军入伍,体检合格后去西藏某部队服役。入伍后,代某某觉得高原条件艰苦,好几次都以身体状态不好为由,拒绝参加连队集体活动,并要求提前退出现役。

2024年冬季征兵期间,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代某某主动报名前往军队服役。

彼时的他,身穿迷彩、热血澎湃,面对征兵体检、政审、役前教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分配至驻守在西藏某高原边防部队。

高原驻军,历来都是极其艰苦的岗位。海拔高、气压低、昼夜温差大,加之地形复杂,训练科目极为严格。

对于不少内地新兵而言,这是一场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考验。但也正是这种“艰苦边疆”的环境,最能淬炼血性,铸就真正的钢铁战士。

代某某入伍之后没多久,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他频繁以“身体不适”、“适应不了高原环境”等理由拒绝参加连队组织的集体训练和学习活动。

尤其在体能课目和高原越野训练中,他总是找借口回避,态度消极,引起了连队领导的高度关注。

刚开始,连长、指导员并未马上“上纲上线”,而是从关爱新兵的角度出发,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适应环境,树立信心,还安排他接受医务检查。

可检查结果显示,代某某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身体状况符合服役要求。

可代某某的态度却愈发坚决:“我就是受不了这儿的环境,我要退兵。”训练还没正式过半,他就提出了申请退出现役。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部队按照流程通知其家属时,他的父母非但没有劝导儿子坚持服役,反而一再表示支持,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施压”,要求部队“尽快放人”。

在与部队沟通的过程中,代某某的父母言语激烈、情绪激动。他们反复强调:“孩子身体受不了就不能勉强!

部队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甚至有人劝诫部队领导:“就当他没来过,赶紧送回家去算了!”

这种做法令部队方面十分为难。一边是纪律严明、流程规范的军事制度,另一边却是个别家庭“娇惯”式的育儿思维。

按照部队的惯例,新兵若因重大疾病、家庭变故等不可抗力因素确实无法服役,可考虑退兵处理,但代某某身体合格、政审无虞,仅因“吃不了苦”就拒绝训练,显然不在此列。

为了挽救这名年轻士兵,连队还专门安排心理辅导员对他进行疏导,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兵谈话引导,鼓励他克服困难、尽快融入部队生活。

一切努力都被代某某与其家庭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和抗拒。

“我来部队不是来吃苦的!”“我父母已经给你们打电话了!”——这是代某某多次在排会上公开说出的话。他甚至在连队微信群中公然发表“后悔当兵”的言论,严重扰乱了部队正常管理秩序。

面对代某某长期不服从管理、拒绝履行义务、不思悔改的行为,根据《现役军人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部队最终作出严肃处理:开除其军籍,予以除名。

2025年5月28日,代某某正式被清退出部队,军籍被注销,其档案中将永久记录“因不服从军队管理被除名”字样。

此消息在所在连队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感叹惋惜:“他不是不能成材,而是不愿吃苦。”也有人批评其家庭教育:“孩子糊涂,家长更糊涂,一起把路走窄了。”

而在地方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中,代某某的“退役”身份也无法享受正常退伍士兵的待遇。

他既不是“退役军人”,也不是“复员士兵”,属于军籍被开除的“劣迹记录人员”。这不仅影响其政治面貌,还会对其就业、参公、报考编制等造成严重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代某某回家后,曾试图应聘某事业单位辅岗岗位,但因个人档案中的“被除名”记录被当场劝退。

原本可以靠军旅背景为未来添彩,如今却沦为求职路上的“污点”,其“自由”的代价,远比他和他父母想象得更加沉重。

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广大应征青年及其家长:军营不是避风港,而是铸剑炉。

入伍不是“走个过场”,而是一种信仰、一份担当。既然穿上了这身军装,就要扛起那份责任。否则,不仅误己,也辱军。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