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笑谈[超话]【曲园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品鲁公笔墨 承文脉薪火
2025年8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乡韵寻根,教兴中华”实践队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伟人的精神世界中探寻文化传承的密码。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 ,它不仅是文物与史料的收藏地,更是一座承载着鲁迅精神与时代记忆的宝库。馆内现藏文物、文献资料达2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93件。1650平方米的陈列厅,以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依托,通过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专题,生动再现了鲁迅曲折又多姿的人生历程。
上午9时许,实践队抵达纪念馆。队员们一进入馆内,就被一尊高2.5米的鲁迅全身铜像吸引,他目光深邃,仿佛仍在凝视着这个世界。队员们怀揣着崇敬,开启参观。在“新文学开山”展区,陈列着《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手稿,这些泛黄纸张承载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鲁迅对旧礼教、旧传统的猛烈批判,以及为新文学开辟道路的艰辛与决心。
随着脚步来到“新人造就者”部分,这里展示了鲁迅与众多进步青年的交往故事。郁达夫、冯雪峰、萧红等常出入鲁迅家中,他无私地为青年作家提供指导与帮助,在他的影响下,无数青年投身文学创作,为社会变革贡献力量。队员王悦感慨:“原来鲁迅先生在培养新人上花了这么多心血,他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青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文化播火人”与“精神界战士”展区,呈现了鲁迅在翻译外国文艺理论、倡导新兴木刻版画以及以笔为刃,与黑暗势力斗争的事迹。他的杂文如投枪匕首,刺痛社会的腐朽,唤起民众的觉醒;他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像星星之火,燃起艺术与革命的热情。
在最后的“华夏民族魂”展区,队员们看到各界对鲁迅的缅怀与追思。他的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实践队在馆内开展交流分享,队员刘阳说:“这次参观,让我对鲁迅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他的担当、奉献和对真理的追求,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传承的。”
此次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实践队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鲁迅的一生,更汲取到精神力量。队员们表示,将以鲁迅为榜样,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