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的0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战友们抱着他恸哭,唯有他自己,若无其事。 邢志强出生在1963年的甘肃庆阳,那地方穷山恶水,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全靠父母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就帮着干农活,扛锄头、挑水担子,练就一身硬骨头。村里学校简陋,他走几里路去上课,课后还得放羊割草。青少年时候,他身体壮实,爱参加村里的赛跑和摔跤,渐渐养成不服输的劲头。 1983年,他响应征兵,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139师417团5连,当了新兵。训练时,他每天早起跑步,练射击和格斗,很快就适应了军营生活。连队看他勤快,提他当班长,让他管士兵们的队列和武器保养。在一次野外演习里,他背20公斤装备走30公里,没掉队,还得了表扬。部队去云南边境前,他学地形图,模拟作战,还主动去侦察,手上划了不少伤口。1985年底,轮战命令下来,他写申请书,说要上前线最险的地方。经过体能和射击测试,他跑步快、命中高,领导批准他去防守211高地。 老山地区打得凶,211高地是关键点,越军总想抢回去。中国军队控制它,就能切断对手的公路,动摇他们的防线。1985年5月,越军趁67军刚换防,派重兵攻打,守军全牺牲,595团反击也没拿下,伤亡几百人。后来199师突击队潜伏7天,9月8日收复,但代价大。收复后,越军不停进攻,先是大队人马,死了400多才撤,然后小股偷袭。47军1985年12月从兰州南下,12月25日到云南文山训练。 1986年4月30日,他们接替67军。老山前线战士听说211高地残酷,但很多人请缨去。417团5连选出十几人防守,邢志强要去最前的1号哨位,距离对手几米远。他被任命哨长,带两名战士。军长钱树根请他们吃饭,师长把00001徽章给他佩戴,团长喝醉抱他哭,军长一杯杯敬酒。誓师会上,他们喊誓与阵地共存亡,军长说要把亡留给敌人,生留给自己。 出发那天,营地氛围沉重。军长端碗倒茅台,一碗接一碗敬邢志强。师长摘下徽章,固定在他胸前。战友们围上,先拍肩,然后抱紧哭泣,有人泪湿衣袖,有人握臂摇头。邢志强站着不动,表情平静。他捡起背包,检查装备,敬礼后上车走人。1号哨位是石头缝,窄得侧身进,里面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腿伸不开。潮湿严重,雨天淹半洞,晴天闷热。上级送风扇,他怕声音暴露不用。送海绵垫,吸水更湿,退回。食物特供,但他们少吃,怕排泄臭。刚上阵几天,越军进攻,他们呼叫支援,还击打退。一战士腿断,一人重伤昏迷,邢志强右眼伤,腿中弹片。联系断几小时,伤员抬走,新人补上。他拒撤,继续带队。连长通知他去军校,他也拒绝,说要守阵地。 上阵地后,邢志强他们面对恶劣条件。洞内环境差,战士们得适应。越军进攻频繁,他们依托阵地打击。一次战斗,支援炮火覆盖,压制对手。邢志强指挥新战士,布置防御。6月他24岁生日,连长摸黑送烧鸡,用手榴弹盖倒茅台祝贺。军长电话唱歌,虽走调但暖心。他坚守117天,守住阵地,保护战友安全撤,无一人阵亡。部队称他老山第一兵,创下唯一无阵亡连队纪录。撤回后,获一等功,晋升排长。他的事迹激励很多人,证明普通人也能在艰苦中坚持。 邢志强的事迹不是神话,是实打实的付出。老山轮战中,很多战士像他一样,面对越军熟悉的战术,打得艰难。中国从建国到70年代援越200亿,帮助他们赶走法美侵略者。越军由中国教官训练,对解放军战术了解,所以1979自卫反击和十年轮战都难。邢志强这样的英雄涌现,体现解放军精神。211高地像上甘岭,炮火密度高,被叫火葬场。那拉口是地狱,211在最前,海拔211米,喀斯特地貌,山洞小。距中方255高地300米,中间低洼难走,离越军近,能听他们说话。邢志强守1号哨位,距离10米,赤身裸体趴着,皮肤溃烂,还紧握武器。歼敌35人,没败没撤。 退役后,邢志强1986年9月随部队回甘肃。家乡生活平静,他从事农业,种地过日子。没大富大贵,但事迹流传。部队授他荣誉,庆阳人以他为傲。他的经历告诉大家,军人职责重,边境和平来之不易。轮战结束,越军放弃大攻,转小袭。中国军队守住阵地,维护领土。邢志强没变军官,继续普通生活,但影响大。很多人学他,志愿上前线。 老山战役背景复杂,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南疆打得惨。越南忘恩负义,转身侵略。中国自卫,涌现英雄。邢志强家父曾在王震部队服役,他从小听故事,长大当兵。入伍后,表现好,班长职务让他负责更多。轮战前,部队装炮坦克,南下火车一周到文山。换防后,适应喀斯特地貌,山洞藏人少。邢志强选1号哨位,体现责任。坚守中,打退进攻,伤不撤。生日简单庆祝,体现战友情。117天零阵亡,战场奇迹。
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
小史论过去
2025-08-14 13:16:08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