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6日,维克多·别连科中尉驾驶燃油殆尽的米格-25战机迫降在日本函馆

阿斯通的空翼 2025-08-15 15:42:29

1976年9月6日,维克多·别连科中尉驾驶燃油殆尽的米格-25战机迫降在日本函馆机场,冲出跑道尽头。这次叛逃使美日得以彻底拆解检查这架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截击机——经确认,这架1976年2月出厂的新机竟暗藏诸多令人震惊的设计:航空创作计划

苏联人并未使用晶体管电路,而是依靠真空管来制造大部分电子设备。苏联人的理由是,在遭受核攻击时,真空管受电磁脉冲(EMP)的影响较小;它们更耐极端温度,并且在偏远的机场,如果需要维修,晶体管可能难以获得,因此真空管也易于更换。

焊接是手工完成的。

铆钉头暴露在对寄生空气阻力不太重要的区域。

飞行员的前方视野受到严重阻碍。

米格战机配备了巨大的图曼斯基 R-15D-300 发动机,几乎可以算作一架火箭。

飞行员被禁止超过2.5马赫。

总共有 3 个发动机仪表,空速指示器红线为 2.8 马赫。

超过2.8马赫,发动机就会过热烧毁。

米格-25配备了防干扰雷达,但由于地面杂波的影响,无法识别约500米以下的目标。该雷达功率强大,足以穿透接近的轰炸机发出的干扰信号。

米格 25 不是战斗机或空中优势飞机,而是由苏联设计的,能够以极快的速度爬升,向目标发射导弹,然后着陆。

搜索和跟踪雷达的探测范围为90公里。飞行员的职责是起飞、开启自动驾驶仪。米格-25拥有卓越的自动驾驶仪,并通过机载计算机与地面控制人员进行数字通信。

苏联在1967年利用现有材料和发动机,在短时间内研制出高空拦截机,以应对XB-70的威胁,这值得称赞。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阿斯通的空翼

阿斯通的空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