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别整天“巴铁”“俄铁”的叫了,中国真正的依靠不是外国朋友,而是十四亿中国人自己,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仔细想想,确实有点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今天结盟明天打仗的事儿多了去了,就像学校里的小朋友,今天和你一起玩,明天可能就和别人玩了,国家之间也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亲密无间,但后来逐渐疏远,70年代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一度升温,如今却变得复杂多变,就连被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与中国也存在分歧。 历史上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孤立发展不可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证明,中国的成功既依靠自身奋斗,也得益于对外开放。 其实最聪明的做法是:既要自力更生,也要交朋友,就像一个人既要有真本事,也要有好人缘,现在中国就是这么做的——一方面把国内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也在世界上交朋友,谈合作。 这几年中国发展这么快,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奋斗的结果,就像盖房子,先把地基打牢了,房子才能盖得高,同时我们也要开门迎客,跟邻居们搞好关系,互相帮忙。 现在世界变化快,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成了竞争对手,这都很正常,重要的是咱们自己要有定力,不指望靠别人发财,也不拒绝跟别人合作。 说到底,国际交往就像人际交往一样,要真诚但不能太天真,既要相信世界上有真朋友,也要明白最终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家人,中国十四亿人团结一心,就是咱们最大的底气。 同时也不要因为怕受伤就不交朋友,该合作时还要合作,该往来时还要往来,把握好这个度,就是最大的智慧。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要避免走极端,一方面,不能太天真,以为真的有什么“铁哥们”会无条件帮我们,另一方面,也不能太孤立,觉得谁都不能相信。 国家之间做朋友,跟咱们平时交朋友其实很像,今天你们志趣相投,就是好朋友,明天利益不一致,可能就疏远了,这很正常,用不着大惊小怪,也别因此就不交朋友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强大了才是根本,就像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尊重,自己先要有真本事,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成就,首先靠的是全国人民自己的奋斗。 但是反过来想,咱们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参与国际贸易,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肯定没有今天的发展成果。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同时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交往,交朋友可以,但不要依赖朋友,合作可以,但要保持独立。 就像一个人既要有自己的能力,也要有朋友圈,完全靠自己太累,完全靠别人太悬,把握好这个平衡,才是明智之举。 现在的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切断联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我们要做的是在交往中保持清醒,知道哪些是真心朋友,哪些是利益之交,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走得稳、走得好。
医生见过太多人间疾苦才会多问这一句
【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