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图真让人气愤,大鹅把东北出海口完全堵住了,只差几公里,就是不让你出海。  

物规硬核 2025-08-22 17:26:53

这地图真让人气愤,大鹅把东北出海口完全堵住了,只差几公里,就是不让你出海。   站在吉林珲春的防川景区,你能清楚地看到一片蓝色的海洋就在眼前,仿佛伸出手就能触摸到,但这短短的15公里,却成了无法跨越的距离。   原来,在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把一大块沿海土地划给了沙俄,就这么一纸条约,让吉林省从一个本该有海的地方,变成了“望海却无海”的内陆省份,就好像住在海边小区,却找不到出门的路,只能天天看着别人家在海边嬉戏。   这个地理上的“堵”,给东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不便,东北的货物要想走海运,就得绕个大圈子,要么南下大连,要么向邻国“借道”,这一绕,不仅多花了时间,每年还要多付出数十亿元的运输成本,想想都肉疼!   不过,中国人向来善于在困境中找出路,近年来,我们和俄罗斯合作,获得了扎鲁比诺港的使用权,总算能“借港出海”了,虽然不如自家港口方便,但总算打开了通海的一扇窗。   世界上这种“有海却不能碰”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原本是个沿海国家,后来变成了内陆国,至今还在为出海口而努力,所以说,国家之间的边界变化,真的会深刻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   好在通过不断创新和合作,东北地区正在打破这个地理限制,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都是突破重围的好办法。   这片距离海洋仅15公里的土地,见证了过去的历史,也展示了中国人突破困境的智慧,地理条件固然重要,但人的创新和合作更能创造奇迹。   国家之间的相处,确实很复杂,历史上,大国欺负小国的事情没少发生,这点我们不能忘记,但也要看到,现在的国际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文明,强权政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行得通了。   每个国家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很正常,重要的是怎么找到平衡点,既保护自己,又不伤害别人,最好还能一起发展。   中国传统的“睦邻友好”理念,在今天依然很有价值,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零和博弈已经过时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看看东北亚地区,虽然历史问题复杂,但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关系都在向前发展,合作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对抗。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理性爱国,不是光会生气,而是要思考怎么用实际行动帮助国家发展,历史固然不能忘记,但也不能被历史绑住手脚,整天活在怨气里。   国际秩序正在慢慢改善,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在推动建设更公平的国际新秩序,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方向是对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智慧和合作的力量,地理条件限制不了发展的脚步,邻国关系也不是非得分个你输我赢,用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很多难题都能找到解决办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