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

漫聊小知识 2025-08-25 17:06:52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全球AI专利申请里美国有9.5万件,其中超过一半都是机器学习这种核心技术的基础专利,而咱们的专利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 最明显的就是芯片这块,搞AI离不开高性能芯片,就像开车离不开发动机。现在全球AI算力大部分都靠英伟达的GPU芯片,咱们国内不管是百度的文心一言还是其他大模型,训练的时候都得用人家的芯片。 虽然咱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很快,百度的Apollo Go已经在很多城市运营了,但底层的芯片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一直没解决。 看看现在热门的大模型,斯坦福大学最新的报告说,2023年的时候中国顶尖模型比美国的差近20个百分点,到2024年底差距缩小到0.3个百分点,看起来进步很大。 但仔细想想,咱们这些模型大多还是用的美国提出的Transformer架构,百度的文心一言就是基于这个架构开发的,虽然用得很溜,但根子上不是咱们自己的东西。 不过让人看到点希望的是,像DeepSeek这样的公司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建筑框架"了,他们搞出了个叫MLA的新架构,能让AI模型更高效地工作,虽然还是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但这已经是往原创方向走的重要一步,他们还开发了自己的训练方法,不用像以前那样依赖大量人工标注的数据,这种尝试虽然还不算颠覆性的创新,但至少说明咱们开始意识到原创的重要性了。 钱花在哪里也能看出差别。2024年美国私营企业在AI上的投资达到1091亿美元,这些钱很多都投到了基础研究上。 而咱们的投资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追求短期见效。就像美国在研究怎么发明新能源,咱们在琢磨怎么把现有能源用得更划算。短期看效果明显,但长期下来,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风险其实很大。 虽然咱们在应用层面确实做得不错,比如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医院的AI诊断系统,这些都很方便实用。 但这些应用就像盖在别人地基上的房子,再漂亮也怕地震。美国FDA2023年批准了223款AI医疗设备,他们不仅应用做得好,基础研究也没落下,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值得咱们学习。 梁文峰说的"有些探索逃不掉",其实就是指基础研究这个坎必须迈过去。DeepSeek尝试的新架构和训练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摆脱模仿的可能,他们的模型在数学推理这些需要深层思考的任务上表现不错,说明只要坚持原创,咱们也能做出有竞争力的技术。 说到底,中美AI的差距不是简单的时间问题,而是发展模式的不同。咱们以前靠模仿和快速应用尝到了甜头,但要真正走到前面,必须啃下原创这块硬骨头。 看到DeepSeek这样的企业在努力探索原创技术,心里还是挺振奋的。这说明咱们不是做不出原创,而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也许过不了多久,咱们也能有自己的"钢筋混凝土",盖出真正属于中国的AI大厦。到那时候,咱们就不用再担心别人卡脖子,而是能真正引领AI的发展方向。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