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见了姜维,才知道家教好到底有多重要! 当年,20 岁的小将姜维撞见 70 岁的赵云,开口就是一句恭敬的 “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否?” 赵云一看这小伙很上道,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就没忍心下死手,当场切磋 30 回合,还顺手指点了姜维几招,回头就向诸葛亮大力推荐,这棵苗子咱们必须收! 单看这一幕,确实得夸姜维会做人。那会儿年轻人大都憋着股 “老子天下第一” 的劲儿,遇着赵云这等成名已久的老将,要么怯生生说不出话,要么硬撑着摆架子,偏他不卑不亢,先敬 “老将军”,再报自家名号 “姜伯约”,既给足了前辈面子,又没把自己的底气泄了。这股分寸感,不是天生带的,十有八九是家里从小教的 —— 见了长辈该怎么称呼,遇着强者该怎么说话,哪些话得藏着,哪些礼不能少。 不过要说 “直到看见姜维才知道家教好有多重要”,倒也得琢磨琢磨。赵云肯手下留情,除了姜维嘴甜懂礼,更要紧的是他身上的本事。30 回合能在赵云手下走下来,换个只会鞠躬问好的草包试试?别说指点了,估计三两下就被挑落马下,哪还有被推荐的份。家教撑的是 “门面”,真让人记挂的还是 “里子”—— 姜维后来能成诸葛亮的接班人,靠的是排兵布阵的能耐,是九伐中原的韧劲,可不是单靠当年那句 “老将军”。 再往深了说,家教好也不止一种模样。有人像姜维这样,礼数周全得挑不出错;也有人嘴笨,见了人说不出漂亮话,可做事踏实,答应的事必定办到,这也是家教养出来的靠谱。要是只拿 “会不会说话” 当家教好坏的尺子,就窄了。当年诸葛亮初见魏延,魏延咋咋呼呼要献城,礼数上未必比姜维周到,可诸葛亮不也重用他?可见真要论 “重要”,家教得跟本事、跟心性搭着来,缺了哪样都站不稳。 赵云推荐姜维时,肯定没只记着那句称呼,多半是想着 “这小伙子懂礼,又有身手,教得出来”。所以看姜维的故事,别只盯着 “家教好能占便宜”,更该看见 —— 家教是块敲门砖,敲开门之后,能走多远,还得看手里的 “真家伙”。礼数能让人多给个机会,可抓不抓得住,还得凭本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直到看见了姜维,才知道家教好到底有多重要! 当年,20岁的小将姜维撞见70
海边观潮客
2025-08-25 22:27:33
0
阅读:85
用户10xxx39
赵云杀不了姜维,就是年轻的时候也不行,最多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