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有人提问:“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任何东西,中国还能继续繁荣吗?”这问题乍一听,挺让人哭笑不得,就好像在问:“没了我这个顾客,你这生意还能做下去吗?” 最近美国一些论坛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售任何东西,中国还能继续繁荣吗? 很明显这个问题带着美国一贯的傲慢,毕竟从几年前中美之间就已经开始了贸易战,这期间怎么看都是美国受到的影响更大。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全年中美贸易额达到了6882.8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 这说明美国市场确实在我国出口中占了不小的比重。 不过要是就此认为中国经济太依赖美国市场,那可就有点片面了。 因为这些年我国一直在努力拓展更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效果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最突出的就是东盟,现在已经连续四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值达到6.99万亿元,其中对东盟出口4.17万亿元。 而且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好处在2024年初就体现出来了,当时前5个月我国对美出口虽然同比下降了8.6%,但对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1.2%和6.8%,整体贸易顺差反而扩大到3560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使某个市场出现波动,其他市场的增长也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除了开拓海外新市场,国内市场的潜力更是不容小觑,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这个数字是对美出口额的10多倍。 这么大的国内市场,本身就具备消化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的能力。 当然了如果真的突然停止中美贸易,企业确实需要时间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尤其是像一些对美出口较多的产品,美国现在加征的关税已经相当高了,这些企业本来就面临不小的压力。 但我国制造业的底子其实非常厚实,这正是应对外部变化的底气所在。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体现得很明显,这些区域成为了制造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更重要的是我国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双循环”的发展战略,简单说就是要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促进。 这个战略是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韧性,同时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 毕竟我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一,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不会轻易改变。 其实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 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2万美元,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又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强大,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就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的韧性来自多个方面,虽然美国市场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我国经济繁荣的唯一依靠。 就算将来对美出口真的出现较大变化,凭借这些坚实的基础和灵活的调整能力,我国经济依然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态势。 毕竟经济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实力和活力,这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断粮断油断矿,中美一旦开战,中国在美国全面制裁下能打多少年?打仗不是打架,不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