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4000枚导弹锁定命门,俄军只能被迫认输?特朗普真能逼和普京?环球网消息,特朗

全球秒报君 2025-08-27 00:43:32

乌4000枚导弹锁定命门,俄军只能被迫认输?特朗普真能逼和普京?环球网消息,特朗普公开喊话普京和泽连斯基,“你们最好见面,不然美国可能一两周后就要介入”。话虽强硬,但他转头又补了一句,“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见不见”。 美国将在6周内向乌克兰提供3350枚ERAM巡航导弹,加上乌克兰自产的巡航导弹,到明年乌军可能拥有超过4000枚各型导弹。 乌克兰已经找到俄罗斯的命门所在,只要全力一击或许能让俄军被迫投降,这个命门就是俄罗斯的能源设施。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战场与谈判桌的双重博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这场冲突正演变为一场考验战略耐力、经济韧性和国际政治智慧的持久战。 尽管万斯宣称俄方作出三大让步,但细究条款会发现其存在重大模糊空间: 所谓“承认乌克兰主权”未明确边界范围,“第三方安全保障”以不损害俄方利益为前提。 这些表述与普京2022年提出的谈判框架高度吻合,实质是将俄方既有立场重新包装为“新让步”,旨在为特朗普塑造“强势调停人”形象。 拉夫罗夫“有条件会晤”的表态更印证了俄方战略: 通过工作组磋商实现“以战促谈”,在占据战场优势的前提下推动乌克兰接受领土现实。 而泽连斯基“安全保障到位可谈领土”的松动,反映乌方在军援交付迟缓、兵源短缺压力下的务实调整。 双方这种“试探性接触”远未到突破时刻,特朗普团队夸大调解成果,本质是为大选塑造外交政绩的舆论操作。 乌克兰将俄能源系统列为战略目标,是基于对俄战争机器的精准诊断: 2023年俄油气收入占财政总收入45%,能源出口创汇支撑70%的军费开支。 近期乌军无人机虽对莫尔基、梁赞等炼油厂造成局部破坏,但受限于载荷量与突防效率,仅使俄炼油能力下降约12%,未伤根本。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远程打击体系的升级: 1. 国产“火烈鸟”导弹年产700枚,结合美国提供的3350枚ERAM导弹,将构建覆盖俄西部能源枢纽的打击网络; 2. 射程3000公里的巡航导弹可触及西西伯利亚关键设施,如鄂木斯克、安加尔斯克炼油中心; 3. 2026年预计形成的4000枚导弹库存,理论上具备对俄36座大型炼油厂实施饱和攻击的能力。 但俄方的反制措施同样凌厉: 部署“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守卫关键设施; 将炼油产能向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转移; 启用伊朗提供的“候鸟-4”无人机干扰系统 这场能源绞杀战将演变为打击与防护技术、经济承受力、战时产能调整能力的综合较量。 当前顿巴斯战线乌军面临的压力不可低估:阿夫迪伊卡失守后,俄军向红军城方向推进,试图切断乌军顿巴斯集团补给线。 乌军急需远程打击能力削弱俄前线后勤,而俄军则力争在乌克兰获得足够导弹前夺取更多领土筹码。 这种“以空间换时间”与“以时间换空间”的博弈,使得任何谈判都难以脱离战场实际进展。 值得注意的新变量是: 欧洲正在筹建500亿欧元的乌克兰基金,可能专项支持能源基础设施重建; 俄罗斯与亚洲能源贸易采用本币结算比例升至68%,部分对冲西方支付限制; 美国大选后对乌政策存在变数,共和党内部要求优先解决边境问题的呼声高涨。 冲突走向的三种可能情景。 1. 基线情景(概率50%): 冲突持续至2026年,乌军远程打击使俄炼油能力下降30-40%,但俄通过亚洲市场溢价、国内调配维持战争开支。双方沿第聂伯河-顿巴斯接触线形成事实停火线。 2. 升级情景(概率30%): 乌克兰对俄能源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产能下降超50%),俄采取对等报复,大规模攻击乌克兰西部交通枢纽及欧盟援助通道。冲突外溢风险显著上升。 3. 和解情景(概率20%): 2025年双方在第三方调解下达成妥协方案,乌克兰获得形式上的安全保障,俄控制乌东部分地区并换取制裁部分解除。 这场冲突已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战争逻辑的多元博弈: 无人机生产线与炼油厂产能的竞赛、国际金融市场与能源期货的波动、社交媒体叙事与外交辞令的角力。 究竟是谁的耐力先被耗尽? 当克里姆林宫的穹顶与基辅的残垣共同笼罩在巡航导弹的射程阴影下,决定胜负的或许不再是坦克集群的钢铁洪流,而是计算器上跳动的能源汇率与兵工厂里齿轮转动的速度。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全球秒报君

全球秒报君

每日更新,国际新闻不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