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藏海传》时一直有个疑问:临淄王为啥不自己登基,反倒让儿子继位? 其实关键在“名正言顺”这四个字。他和皇帝是同辈,要是皇帝去世,按说同辈的他(作为弟弟)也能继承,但这么做总少点法理上的顺畅。 但让他儿子继位就不一样了——皇帝没有儿子,把临淄王世子过继给皇帝,以“嗣子”的身份登基,既符合宗法礼法,又显得更名正言顺。而且不论年纪还是规矩,选年幼的宗室子继位,也比同辈继位更合惯例。 赵大人估计也打着小算盘,觉得新帝年纪小,更好控制。你看新帝上位后,赵大人说想去冬夏就去冬夏,权力大得很,这背后怕是早就算好了这一步。 这么一看,让儿子继位,既顺了礼法,又可能藏着各方的盘算。你们觉得这背后还有没别的原因?
1369年,71岁的朱升,向朱元璋辞行:“陛下,老臣要回家祭祖,”朱元璋欣然同意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