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刀,也正对着美国的高科技命脉。只不过战场不在战壕,而在港口、芯片、能源和货币之间。 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早就脱离了简单的贸易摩擦范畴,美国手里的关税绳子越勒越紧,中国手里的技术尖刀也越磨越利,只是这战场不在战壕里,而藏在集装箱、晶圆片、风电场和银行账户之间。 先说说美国那根 "关税绳子" 有多硌人,2025 年 6 月美国海关创下了单月 272 亿美元的关税收入纪录,财政年度刚过九个月就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钱来得倒是爽快,但安永专家早就预警,平均关税税率可能飙升到 21%,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高盛测算显示,全面加税可能让核心通胀率抬高 1 个百分点,沃尔玛、百思买这些零售商已经明说要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白宫嘴上说 "通胀正朝正确方向发展",可普通美国人看着家电、服装价格标签越来越高,心里门儿清 —— 这绳子勒的哪是中国经济,分明是自家钱包。 有意思的是,美国在芯片领域挥舞的大棒,反倒成了中国技术突围的催化剂。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 H20 芯片被查出有 "远程关闭功能",结果腾讯、字节跳动纷纷停购,华为昇腾芯片订单一周就暴涨 300%。 更绝的是中兴通讯刚推出的智算超节点系统,专门解决国产 GPU 大规模互联难题,直接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芯国际这边也不示弱,二季度车规芯片出货环比增长两成,8 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甩开同行一大截,那些喊着 "技术封锁" 的人怕是没想到,越堵反而越能激发创新活力。 能源战场上的攻守之势更耐人寻味,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早就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加起来占了全球近一半份额。 "十五五" 期间还打算再翻一番,年均装机 3 亿千瓦的规模让欧美望尘莫及。 美国这边还在纠结石油美元体系,沙特却悄悄把对华石油贸易的 26% 改成了人民币结算,780 亿美元国防预算里,中国装备采购额占比飙升到 28%。这哪是能源竞争,分明是新旧时代的交接班。 货币战场的变化更具颠覆性,中国银行白皮书显示,94.1% 的境内企业和 78.4% 的境外企业都打算维持或提升人民币结算比例。 巴西清空三成美元储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债券人民币占比眼看要破四成,连匈牙利央行副行长都承认,人民币已成全球贸易重要选项。 美国财政部靠关税一年搂 3000 亿美元看似风光,却挡不住越来越多国家在贸易中绕开美元结算 —— 就像超市里的顾客发现某品牌涨价太狠,自然会转向其他替代品。 这场较量说到底是产业链韧性的比拼,美国关税绳子勒得越紧,本国企业成本越高,特斯拉、苹果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巨头日子越难受;中国在芯片高端领域还有短板,但在新能源、数字基建这些新赛道已经占据上风。 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卡住中国脖子,却发现自己的高科技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不用喊 "脱钩断链",光是把新能源装机搞到全球一半,把人民币结算网络铺到金砖国家,就足以让游戏规则发生改变。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美国的关税绳子确实让中国出口有点喘不过气,但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先疼了;中国的技术尖刀还没完全捅破美国垄断,但已经在智算、车规芯片这些领域撕开了口子。 这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谁能在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的持久战。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也不可能真正关上大门,区别只在于 —— 是带着伙伴一起玩,还是自己玩自己的。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有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
【5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