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让三一重工造坦克?因为说白了,只要不打仗,这事就轮不着三一重工去干。 三一工厂里那些大型设备本来就是为盖楼搞基建、搞采矿准备的,要是真转行去造坦克,不光所有的生产线得大换血,连工作流程全都得改变。 军用装备和一般工程机械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只是钢板厚度提升,连一块金属的焊接和切割都必须严丝合缝,这些标准跟普通商品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而且涉及坦克这种装备,数据安全、管理安全样样都要严格执行,生产现场几乎变成半军事化,每个细节都得反复确认没问题才行。 其实三一重工不是没动过“转行”的念头,2015年前后三一就成立了相关事业部,专门抓一些军民通用的装备,但是一直没拿到核心装备的资质。 原因很简单:国家现在还是更信任那些经验丰富、生产门槛高的国有军工厂。坦克这些高保密、高难度的东西,不会轻易交给民企来做。 和平时期,大家分工都很清楚,民营企业拼市场、拼技术,国企专注于核心国防产品,各守本分,各展所长。 而且一旦进了军工大门,很多海外生意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政策限制、技术保密,什么都得优先国家大局考虑,到那时再想随意和国外企业竞争就会绑手绑脚。 近年来三一重工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明确。电动重卡、新能源设备和各类智能工程机械全面推向海外,市占率、利润率持续提升。 新推出的数字化产品也很受市场欢迎,分红每年大方不少。对三一来说,工程机械市场大得很,创新快,出口渠道也广,专心做这行,反而能把公司搞得更有生命力。 国家每年还推动基建、水利等大项目,企业自然不缺订单。国家一边出台长期政策刺激基建,一边给工程机械企业创造发展机会,三一重工吃到了红利,还稳稳挺立在行业头部。 当然,外界变化一旦发生,比如极端情况下需要全国转入“备战”状态,三一这样的企业肯定也会被调动支援军工,但眼下局势没有这个必要。 其实三一专注民用市场也是顺应大势,如今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变化莫测,只有不断创新、主动转型才能取得稳步增长。 让民企埋头提升自主品牌,高效推进智能制造,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其实大有裨益,也能帮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站稳脚跟。 与其一门心思想着跨界造坦克,不如趁着行业复苏的机会把主业做到极致。 所以说,三一重工不造坦克并不是能力差,也不是机会少,而是精力选择和时代分工使然。用创新和市场去拼,更适合今天的三一。 等到真正需要全民动员的时候,三一这股力量也很可能会被用得上,但在当下,专心搞好工程机械,这才是大家公认的最优选择。
以后全世界能制造现代坦克的国家只有一个!注意,我说的是现代坦克。现代坦克早已
【1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