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大米放久了就会生出“米虫”,答案可能超出你的认知,一位60多岁的“米商”告诉我:大米放久了就会“凭空出现”许多小黑虫,它们的体长只有2.5毫米,但生命力极强,简单的晾晒、粉磨也无法将它们消灭。 很多人以为虫子是外面钻进米缸的,但真相并不是这样。事实上,早在稻谷还长在田里的时候,米象这种小虫就已经盯上了这些粮食。 它们会趁着稻谷快要成熟,把卵偷偷埋在米粒里,然后覆盖上一层胶质,让米粒看起来和正常没区别。这些被藏在米粒里的虫卵小得几乎让人发现不了,也不怕洗、不怕筛。 大米一路从农田走进加工厂、再到超市,最后进到家门口,虫卵从头到尾都混在其中,只是一直没有“苏醒”而已。 真正让这些小虫活跃起来的,其实是家里平常的温度和湿度。大多数家庭厨房常年温暖,空气里水分也不少,这正好给了虫卵复活的机会。 就这样,这些藏在米里的虫卵在温暖的厨房悄悄孵化,由内到外慢慢长大,最后终于破壳成虫,从米缝间爬出来“亮个相”。 所以看似一夜之间虫子就多起来了,其实是它们一直都在,只不过这时候条件终于让它们“活泛”了。 这种米象很皮实,没啥水、没啥食物都能活下去。 哪怕米缸密封得再好、空气流通再差,它们也能靠分解米粒里的营养成分满足自己,对水的要求也不高,能在密封的罐子里活得挺滋润。 只要环境稍微暖和点儿、湿润点儿,哪怕就那么几颗虫卵,也能琢磨着迅速爬满一整缸米。 遭遇米虫,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试着用各种“土办法”:有人手搬米缸晒太阳,希望晒死这些小虫,有人喜欢往米里扔点大蒜或者花椒,想着怪味能让虫子不舒服。 但真正管用的其实不多,暴晒能让爬出来的虫子脱水而死,可蛋和小幼虫依旧安然无恙,还可能因为突然变热长得更快。 至于用大蒜、花椒这些佐料,也就能震慑一下活着的虫子,过一阵味道散了,它们又全部出来,根本杀不死虫卵。想靠密封存米灭虫也不实际,因为虫卵一早就在里面,不影响孵化。 说到底,要想彻底和米虫拜拜,关键还是得改变思路。一种有效方法是把米分袋装起,直接丢进冰箱冷冻柜,两三天后绝大多数虫卵和小虫都没命了。 之后用水淘米时漂浮的虫体很容易捞出来,也不影响做饭。再比如在米袋里放点干海带,让海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下湿度,让虫卵难以孵出来。这些办法方便又实用,很多家庭都能操作。 不过比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平时买米和储米的习惯。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完全没必要一次买好多米堆家里等着慢慢吃。 少量多次买最新鲜的大米,几周就吃完,这样虫卵根本没时间孵出来。 大米买回家后,开封最好马上装进密封罐里,别直接摆在墙边地上,放到透气阴凉的地方,让湿气散掉,虫子就不容易折腾。 其实这些小虫子,表面上烦人,仔细想想也是提醒咱们:粮食是有生命的,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规矩。 与其每次都等虫子爬满一缸,才急着搞驱虫,不如从一开始就改改囤粮的小习惯。与其花功夫研究那些流传的偏方,不如用点科学的方法加点用心。
为什么高粱不能成为主粮?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不需要打农药的
【85评论】【35点赞】
甘树
乱说的,米虫是因为一年后,对期的东西就要生虫,提示过期食品,很多豆类都是,花生瓜子不生虫但要油,吃起是哈口的。一般农民家里的余粮只能保存一年,都是一年一年的盖起走,只有国家有强大的粮仓,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才可能保存几年。
落叶无声
放冰箱冷冻室里!
你说我是谁吧
那岂不是我们天天都在吃虫卵?
陽駟爺 回复 09-01 23:29
问这,智商堪忧见识堪忧。
夜雨 回复 09-02 00:36
你听他在胡说八道还不如去听听岳云鹏表演的相声呢,虽然在收音机上你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也比这孙子满嘴跑火车强。
羊古咩咩
分装放进冰箱冷冻,还能更扯淡一些吗?
头衔是谁 回复 09-02 04:11
好多人都这么做
滨哥
哈哈,给你添加蛋白质你还有意见了?
心浪
放射性同位素照一下就死光了……
德道
[点赞]
陈勃
可是半成品一面也生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