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

运赛过去 2025-09-02 17:35:43

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而晚年时,他却数次申请,想恢复国籍。 王兴复出生在1931年的辽宁海城,那地方属于东北农村,家里条件一般。他从小就接触农活,长大后国家遇到外敌入侵,他就想着要为国出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介入,中国决定派志愿军过去援助。他当时19岁,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跟着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部队把他分到第四兵站,主要干后勤活,负责给前线送物资和储备东西。兵站设在平安南道江东郡石岭里那个村子,他就一直待在那。战争打得激烈,他负责运送弹药和粮食,保障前线供给。 1953年停战协议签了之后,大部分志愿军开始撤回,但有些人留下来帮朝鲜重建家园。他就是留下的那些人之一,继续在当地干活。重建工作包括帮村民修房子、恢复生产,他参与其中。村里居民陆续回来,他接触到当地人,包括一些家庭。吴玉实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她家父母是农民,两个哥哥在人民军牺牲了。她战时12岁,战后跟父母回村,上过三年小学,分到合作社干农活。他在帮忙重建时认识了她,帮她家干些重活。几年下来,他继续在兵站工作,直到1958年撤军决定下来。 撤军命令是1958年2月发的,中朝两国商量好把所有志愿军都撤回。战士们听到能回家,都挺高兴,但王兴复不一样,因为他跟吴玉实有了感情。吴玉实战后回村时还是个少女,他帮她家重建家园,顺便照顾她家。部队有时放电影或办联欢,村民来参加,他给她带吃的。相处几年,她长大了,他也意识到对她的感情超出兄妹。军规不允许志愿军跟当地人结婚,他就没公开。 撤军时间近了,他考虑再三,决定留下来娶她。先找吴玉实父亲同意,然后跟她本人说。她也同意,他就向领导汇报,申请就地复员。领导提醒他留下来得放弃中国国籍,他还是坚持。申请上报到志愿军政治部,再转到中国大使馆,又到朝鲜外务省和人事局。最终批准了,他1959年正式复员,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之后分配到平壤第三华侨小学教书,后来当上校长。 王兴复跟吴玉实结婚后,日子过得平稳,他们生了七个孩子。他在学校工作,教华侨孩子中文和知识。1963年,他带老婆孩子回中国探亲,看看家人。1974年又回去一次。年纪大了,他开始想念中国,吴玉实父母过世后,她也支持他回国。1967年,他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因为他是志愿军老兵,中国方面特批通过。他辞掉校长职务,以华侨身份向中国大使馆申请回国定居。 1981年,全家回到中国,落户在辽宁丹东。当地政府帮他们安置,每人给1000元安家费,还安排他在变压器厂上班。他在厂里干操作工,一直到1992年60岁退休。退休后,他跟吴玉实在中国过日子,享受养老待遇。吴玉实说感谢他当年为她留下来,她也陪他回中国。这事在中朝关系中算个小例子,体现两国人民友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