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一个王后,在19年的时间里生了14个孩子,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撒手人寰,她的侍女发出感叹:“王后真可怜,她每次刚出月子就要出门履行皇后职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历史里,有一位王后的人生始终伴随着一个沉重的数字,她在短短十九年里生下十四个孩子,最后一胎结束了她的生命,人们称她为蒙泰姬·玛哈尔,这个称号意为“宫廷之冠”。 可是,当人们记住她的美丽与宠爱时,她身边的侍女却留下了一句冷静又心酸的话:她每次刚出月子就要出门履行皇后职责。 蒙泰姬出身在阿格拉的一个波斯贵族家庭,父亲阿萨夫是帝国里的重臣,这个家世让她从小就注定与宫廷生活密不可分,十四岁时,她被许配给当时十五岁的王子库拉姆,也就是后来的沙贾汗。 两人等了五年才成婚,婚礼那一年,库拉姆为她赐下“玛哈尔”的封号,意味着她是宫廷的明珠。 婚后,她不仅仅是丈夫的伴侣,也是王子的政治助手,掌管帝国印章,能够直接处理政务,她的生活从一开始就紧密地与帝国运转捆绑在一起。 沙贾汗从少年王子到帝王的道路并不平坦,他在德干战役中表现突出,赢得“沙贾汗”这个“世界之王”的称号,可王位之争血腥而残酷,他一度反叛父亲失败,全家被流放七年。 在这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蒙泰姬始终没有离开,哪怕是在艰苦军营里分娩,后来父亲去世,他终于夺得皇位,毫不留情地处决兄弟和侄子,扫清障碍,把疆域扩张到开伯尔山口。 王后的身影几乎从未缺席,他带兵远征,她随行而去,金碧辉煌与粗糙营帐不断切换,她都要承受。 真正让人心惊的是她的生育频率,从1613年第一个孩子出生,到1631年最后一个孩子降生,这十九年里她几乎没有休息过,十四次怀胎生产,平均一年多就要面对一次生死关头。 她的第一个女儿在三岁时死于天花,之后的孩子里,只有七个能够活到成年,剩下的一半在婴儿期就夭折,她的长女贾汉娜拉后来成了父亲最宠爱的孩子,长子达拉·希科赫也一度被视为继承人。 可这些孩子的存在,并没有减轻她的重担,生育在当时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王朝权力稳定的重要部分,她作为皇后,必须不断为帝国提供继承人。 频繁的怀孕让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而她又不能像普通妇人一样在产后得到长时间的休养,作为皇后,她要处理政务,要随夫君出征,要出现在宫廷礼仪中。 侍女们看在眼里,心里满是心疼,她们说王后可怜,每次刚出月子就要重新走上职责的轨道,这样的循环不断重复,成为她生命里最沉重的负担。 1631年是她生命的终点,当时沙贾汗正在南方平叛,军队行进在德干高原,怀着第十四个孩子的蒙泰姬坚持要随军同行,在简陋的营帐里,她生下孩子,但高龄加上长年累积的消耗,让她再也撑不住。 产后感染迅速恶化,御医们无力回天,三十八岁的她在丈夫和侍女的眼前咽下最后一口气,对于一个常年随军的王后来说,这样的结局几乎不可避免。 她的死对沙贾汗打击巨大,据说他一夜之间头发斑白,数月不理朝政,他遵守她的遗愿,开始修建一座无与伦比的陵墓。 泰姬陵从此成为印度的标志,白色大理石的穹顶在阳光下闪耀,工匠们用二十二年时间完成它,把帝国的财富与技艺都凝结在那片石墙里。 陵墓确实成了爱情的象征,可代价不仅仅是一个帝王的哀痛,还有整个国家的财政与百姓的忍耐。 人们常常用沙贾汗的专情来歌颂这段爱情,但细细想来,所谓宠爱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保护,王后在专宠中透支了生命,生育节律快得几乎没有空隙,营养和休息永远赶不上身体的损耗。 十四次生死之间,她并非没有挣扎,却没有机会选择,她的一生像一顶王冠,璀璨夺目却沉重无比,最终压垮了佩戴者。 泰姬陵如今依旧吸引无数人前往,人们赞叹它的美丽,感叹帝王的深情,但在石壁背后,还回荡着那句侍女的叹息,她们才是真实目击者,知道王后的代价是什么。 那句“她每次刚出月子就要履行皇后职责”提醒后人,白大理石可以保存爱情的象征,却无法抹去女性为权力与责任付出的生命。 蒙泰姬的一生正是这样,在盛宠中闪耀,在疲惫中凋谢,留下了一段永远无法被石头掩盖的真相。 信源:人民网——泰姬陵的爱情史话 - 环球人物
印度的一个王后,在19年的时间里生了14个孩子,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撒手人寰,她
如梦菲记
2025-09-03 20:37: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