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境内的200余座炼油厂,将成为乌克兰国防军首要打击目标,彻底遏制俄罗斯取得侵略战争的资金,让侵略者早日从乌克兰国境撤离。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从2025年夏天的情况来看,他们是真下了狠手。 就说8月中旬那回,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凌晨突然火光冲天。这座俄罗斯南部最大的燃油生产基地之一,每年能加工1500多万吨原油,占全国总产能的5.6%,平时前线坦克、飞机用的柴油和航空燃料很多都从这儿来。 其实乌克兰盯上炼油厂早有预谋。但2025年这波攻击跟以前不一样,战术上有了大变化。2024年那会儿,他们还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袭击完梁赞炼油厂就撤,给了俄罗斯好几个月的修复时间。 可现在改成了"盯着一个往死里打"的套路。萨马拉州的锡兹兰炼油厂最有体会,从2024年3月到2025年3月,半年内被无人机炸了四次,最后彻底停产了。这家每年能产80万吨汽油、150万吨柴油的厂子,就这么成了乌克兰新战术的试验品。 乌克兰能这么折腾,全靠他们无人机产业的爆发。现在用的PD-2无人机能飞1500公里,半夜摸到俄罗斯腹地跟玩似的。 锡兹兰当地居民说,第三次被炸那晚,他们在家都感觉到地震似的震动,窗外能看到无人机群飞过去的亮光。 更吓人的是,乌克兰还在测试新家伙——FP-5"火烈鸟"巡航导弹,射程能到1864英里,载弹量超2500磅,这要是用上了,炼油厂可能直接从地图上消失。 这么炸下去,俄罗斯国内已经开始出问题了。西伯利亚的加油站排起长队,克里米亚甚至开始搞燃油配给。 普京政府想靠行政命令控制局面,又是禁止出口又是打击涨价,可根本没用。供应端被人掐住了脖子,再怎么调控需求都是白搭。 经济上的损失更没法算。2025年8月这波袭击,让俄罗斯一下子少了4430万吨的年炼油能力,占全国总产能的13MTI13.5%。石油产品出口从2024年的1.137亿吨下降到现在的水平,光3月份就环比下降1.5%。 要知道,石油收入可是俄罗斯打这场仗的主要资金来源,现在等于乌克兰直接掐断了他们的"战争钱包"。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受损后,估计损失得有10亿卢布,古比雪夫炼油厂更惨,直接亏损9亿卢布。 前线的俄军日子更不好过。燃料补给成了大难题,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产能降到60%后,前线装甲部队的补给周期延长了40%。有报道说,有些坦克部队因为没油,好几天没法移动,只能被动挨打。 俄军倒是也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反击过乌克兰的军工企业,但打不着对方的无人机发射点,等于白费劲。 乌克兰这么干,其实是有深层考虑的。他们早就看不惯欧洲盟友"一边制裁一边买俄油"的虚伪劲儿,现在直接把炼油厂炸了,逼着欧洲彻底跟俄罗斯能源脱钩。 对美国也是个提醒:光靠外交斡旋没用,得真刀真枪施压才行。这招"以战逼谈"够狠,通过摧毁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制造既成事实来争取谈判主动权。 俄罗斯这边明显有点手忙脚乱。国防部每次都宣称"击落多架无人机",可炼油厂还是接二连三地着火。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从2024年开始就不公布汽油和柴油的生产数据了,理由说是"防止有人利用数据制造市场恐慌",这理由谁信啊。 倒是紧急情况部的人忙得脚不沾地,乌法炼油厂着火那晚,消防员七小时才把火扑灭,当地官员还嘴硬说"不影响生产",可厂里生产喷气燃料和坦克润滑油的核心装置都受损了。 这场围绕炼油厂的较量还在升级。乌克兰那边,射程更远的"火烈鸟"导弹一上线,打击范围能覆盖俄罗斯所有炼油厂。 俄罗斯这边,只能把新建炼油厂往中东、东南亚挪,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俄罗斯炼油设备的完好率已经从战前的97%降到83%,照这个速度下去,不用等前线溃败,国内经济先扛不住了。 普通老百姓最倒霉。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司机凌晨三点就去加油站排队,西伯利亚的农民因为柴油不够,收割机开不起来,庄稼都烂在地里。 而乌克兰那边,虽然也要面对俄军的报复性打击,但他们算准了一点:只要把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断油",这场仗就赢了一半。 现在看来,这些遍布俄罗斯各地的炼油厂,已经成了俄乌冲突的新焦点。每一次无人机袭击,每一场扑救不及的大火,都在悄悄改变着这场战争的走向。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用最低成本打击敌人的聪明办法;对俄罗斯来说,如何守住这些"能源命脉",成了比前线进攻更紧迫的事。这场没有硝烟的能源绞杀战,还得继续看下去。
俄罗斯境内的200余座炼油厂,将成为乌克兰国防军首要打击目标,彻底遏制俄罗斯取得
天天纪闻
2025-09-04 21:38:30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