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中将邱清泉战死后,他的妻子叶蕤君来不及哀痛就慌不迭地带着孩子们南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9-08 21:12:12

1949年,国军中将邱清泉战死后,他的妻子叶蕤君来不及哀痛就慌不迭地带着孩子们南逃台湾,没想到在逃到福建时,次子邱国渭却做出了留在大陆的决定,要知道邱清泉在解放战争期间犯有累累罪行,难道他不担心受到父亲牵连吗?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邱清泉1902年出生在浙江永嘉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家境贫寒。他先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读书,毕业成绩优秀,后来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求学。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和围剿行动。在这些战役中,他逐步从排长升到团长,展现出一定的指挥能力。1933年,他以第一名成绩获得赴德国留学机会,先在工兵学校学习,后进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他协助蒋介石建立现代军队,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少将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邱清泉率教导总队参加南京保卫战,在兵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抵抗日军,直到撤退时被俘。他被俘期间目睹日军暴行,后获释继续作战。在昆仑关战役中,他指挥部队迂回包抄,切断日军退路,歼灭日军5000多人,击毙中村正雄,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五军副军长。他还参加兰封战役、桂南战役和滇西缅北反攻,在这些战场上立下战功,成为日军畏惧的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邱清泉的缺点暴露。他性格骄横,轻视对手,在华北战场凭借装备优势取胜,但不愿与友军配合,导致战局逆转。1948年淮海战役中,他的兵团被合围,突围失败,他本人被击毙。在此期间,他下令镇压解放区,杀害数万百姓,强掳数百妇女充军妓,枪杀多名被俘解放军战士,引起极大民愤。他的这些行为反映出其在内战中的顽固立场。 1949年1月,邱清泉在淮海战役被击毙后,叶蕤君带着五个孩子从南京南逃,目标是台湾。一路上,他们经历颠簸和饥饿,邱国渭作为19岁的大学生,跟随家人一同撤退。到达福建时,他们被解放军部队发现。解放军检查身份后,得知他们是邱清泉家属,并没有施加惩罚,反而提供照顾和食物。这让邱国渭看到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解放军解释了去留自由的原则,叶蕤君决定继续去台湾,解放军为此发放特别通行证,确保他们安全登船。邱国渭通过与解放军的交流,感受到这种处理方式的公正。他选择留在大陆,继续完成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业。这决定源于他对政策的信心,尽管父亲在解放战争犯下罪行,他没有担心牵连。 叶蕤君和其他孩子登船前往台湾,邱国渭则北上返回上海。他的选择体现了个人对未来的判断,在那个动荡年代,这样的决定并不常见,却显示出对大陆的信任。 1952年,邱国渭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图书馆工作。他从事图书整理、目录编写和学术讨论,阅读大量书籍,获得专业成长。在图书馆,他娶了袁姓妻子,她是袁世凯后人,容貌出众,追求者众多,却选择邱国渭的才华和低调。婚后,他们生下三个女儿,一家生活融洽。 妻子后来调去当老师,下乡带学生时感冒加重,被赤脚医生注射引发反应,抢救不及去世。邱国渭未再婚,独自抚养三个女儿,生活变得艰难。他一直保持谨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留用台方雇员,包括邱国渭的两个妹妹。她们联系上哥哥,告知台北生活困难,叶蕤君已移居美国。 邱国渭因统战价值,被安排为市政协委员,并升任图书馆副科级主任,生活逐步改善。1978年,他获批赴美探亲,此后三次探亲,每次带一个女儿到美国与家人团聚。最后一次,他留在美国,享受家庭生活。他的决定反映了对亲情的追求,与1949年的选择形成呼应。

0 阅读:808

猜你喜欢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