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准备首次访华,却先给中国扣了好大一顶“黑帽子”,污蔑中方准备利用德国“贸易漏洞”勒索他们。 不久之后德国总理默茨正筹备着他上任后的首次访华之行,随行的还有一支由顶尖企业高管组成的代表团。 这本该是推动中德关系向前发展的积极信号,毕竟两国经贸联系早已密不可分。 然而就在访问筹备期间,默茨却在柏林的一场活动中抛出了令人错愕的言论,声称中方已准备好“利用德国的贸易漏洞”,还渲染所谓对华“依赖关系使我们容易受到勒索”。 这种在访华前夕给中国扣帽子的做法,实在与双边合作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事实上中德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来都是互利共赢的产物,2024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2018.8亿美元。 德国工商总会早就明确指出,德国超过80万个本土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于来自中国的需求,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联系,当然不是所谓的“漏洞”或“威胁”。 默茨在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也表示要尽可能寻求合作,这种一边寻求合作一边制造对立的矛盾态度,难免让人质疑他对华政策的连贯性。 德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态度,更让这些指责显得动机不纯。 远的不说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集装箱码头一事就曾引发德国政府内部的激烈博弈。 当时默茨总理认为批准交易是“正确的”决定,体现不搞保护主义的立场,但经济部、内政部等部门却极力反对,这种分歧背后,是部分政党将涉华议题过度政治化的操作。 默茨声称要“减少对华依赖”,并计划与印度、印尼等国加强伙伴关系以实现供应链多样化。 这种想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将我国看成是“威胁”来论证其合理性,就完全站不住脚了。 当今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长期市场选择的结果,德国企业之所以纷纷加码中国市场,正是因为这里有庞大大市场。 看似默茨政府一直喊着要减少依赖,实际上却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撑,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渲染“中国利用漏洞”的论调,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显得有些自相矛盾。 默茨曾表示访问中国时将寻求合作,但也会有争议,这种态度本身值得肯定,但争议不等于无凭无据的抹黑。 中德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经贸领域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关键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先扣帽子再谈合作。 那些所谓“贸易漏洞”的说法,既没有事实支撑,也不符合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 如今默茨的访华计划已进入倒计时,德国企业界普遍期待通过高层互动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希望默茨政府能摒弃那些没有根据的猜疑,拿出真正务实的态度,要知道中德之间2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不是靠“漏洞”得来的。 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任何政治化的操弄和抹黑,最终损害的只会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观察者网2025-09-09——默茨泼脏水:中方已准备利用德国“贸易漏洞”并勒索我们
一边对华强硬,一边要求访华!德国总理默茨把中方搞懵了!2025年9月8日,德国
【15评论】【6点赞】
天地之间111
别来了,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