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乌克兰这仗打得实在太憋屈了。本来想着跟俄罗斯死磕,能换来美西方的全力支持,结果到现在钱没到位多少,人却快打光了,领土丢了不少,经济更是一塌糊涂。 反观俄罗斯,虽然受了不少制裁,可人家该吃吃该喝喝,经济没垮,军事底气还在,这让乌克兰怎能不觉得冤得慌? 先说最让人揪心的人口问题。战前乌克兰有 4300 万人口,现在只剩下 3400 万了,整整少了 900 万。 联合国统计显示,到 2025 年,乌克兰得有 1270 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差不多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了。前线伤亡更是没法细算,光平民伤亡人数去年就比前年增加了 30%,很多地方的人道状况已经到了灾难性的地步。 劳动力少了,兵源自然就成了大问题。乌克兰政府没办法,只能把征兵年龄一再下调,现在连 16 岁的少年和 60 岁的老人都被拉去当兵了。 可就算这样,前线还是缺人,仗打得越久,能上战场的年轻人就越少。这种人口锐减带来的社会代际断层,可能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 经济上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三年仗打下来,乌克兰 70% 的工业区被炸成了废墟,1600 多座桥梁被毁,农业和运输全受影响。 2022 年 GDP 一下子暴跌 30.4%,虽然 2023 年稍微缓过来一点,但 2024 年第四季度又开始下滑,到 2025 年前两个月,GDP 仅增长 1.1%,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普通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2025 年 2 月鸡蛋、面包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翻倍,通胀率高达 13.4%,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初美西方承诺的援助很多都没到位。美国嘴上说给 1020 亿美元援助,可实际到账的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而且这些钱里,不少是用来买美国军工企业的武器,真正能送到前线的装备少得可怜。2025 年对乌援助规模比 2023 年下降了 30%,有些原定援乌的武器还被美国转运到了中东。 欧洲国家虽然援助总额超过了美国,但内部意见不统一。德国说给 90 亿欧元,可意大利这些国家却主张把援助和和谈挂钩。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支持,让乌克兰在战场上越来越吃力。 2024 年,乌克兰丢了 3600 多平方公里领土,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东部地区损失最大。2025 年夏天想发动反攻,虽然用上了机器人部队和精锐旅,可俄军凭借火力优势和战术调整,还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反观俄罗斯,2023 年俄罗斯 GDP 增长 3.6%,2024 年更是达到 3.2% 到 3.8% 的增长。 虽然 2025 年增速预期从 1.8% 下调到了 1.4% 到 1.5%,但要知道这是在西方两万多项制裁下取得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把贸易重点转向了东方,2024 年中俄贸易额达到 2448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现在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 俄罗斯的军费开支虽然达到了冷战以来的最高水平,2025 年国防预算高达 1450 亿美元,占 GDP 的 6.3%,但人家钱花在了刀刃上。 能源出口稳定,把能源收入的 30% 都投入了军费,不仅能维持前线作战,还能支持军工企业扩大生产。 乌克兰当初一门心思跟着美西方对抗俄罗斯,本想着能快速加入欧盟和北约,结果现在成了泡影。 虽然 53% 的乌克兰民众支持加入欧盟,但欧盟内部对乌克兰入盟申请态度暧昧得很。泽连斯基政府天天去欧盟国家 "化缘",可得到的承诺多,实际帮助少。 更让乌克兰憋屈的是,自己付出这么大代价,却成了别人的棋子。美国把乌克兰当成削弱俄罗斯的工具,欧洲国家各有各的小算盘,没人真正把乌克兰的利益放在首位。 俄罗斯通过三年多的战争,不仅巩固了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个被榨干了力气的拳手,浑身是伤却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工业毁了,农业废了,年轻人要么战死要么跑光了,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都被这场战争耗尽了。 而那些当初喊着要 "支持乌克兰到底" 的国家,要么开始削减援助,要么忙着和俄罗斯暗通款曲做买卖。 这场战争最残酷的真相就是,乌克兰用自己的血和泪,替别人挡了子弹,解决了美西方的心头大患,可到头来啥也没捞着。 俄罗斯不但没被打垮,反而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美西方削弱了对手,还卖了不少武器赚了钱;只有乌克兰,成了这场大国博弈中最冤的牺牲品。 现在的乌克兰,重建需要多少钱没人知道,但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可就算有钱,没人没人,有技术没技术,怎么重建? 更别说还有大片领土在俄罗斯控制之下,加入欧盟遥遥无期,国内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场仗打到现在,乌克兰算是彻底明白了,在大国博弈的棋局里,小国的命运从来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普京一旦离世或者下台,乌克兰可能就真的危险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曾透露,当初“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