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有远见了,也许早料到美国会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先于美国多年,把军区改为战区。军改时很多人转不过弯来,和平时期为什么设战区。 早在多年前,中国就将军区改为战区,这一变革堪称具有前瞻性。时光回溯到 2016 年,解放军进行了一场重大改革,将原本的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当时,这一消息传出,在国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许多人心里犯嘀咕,在和平时期,为何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架构调整?原本的军区体系已经运行多年,大家早已习惯,突然改变,能适应新的形势吗? 事实上,以往解放军长期采用的大军区体系,是借鉴前苏联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军区体制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适应了当时各根据地党政军民一体化领导的斗争形势。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模式逐渐走向立体化、信息化、综合化,传统的军区体制弊端开始显现。浓厚的 “大陆军” 色彩,使得难以统一协调诸军兵种的力量,面对新形势下的未来战争,有些力不从心。 就拿东部战区所处区域来说,这里集中了众多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是中国经济的重点区域,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海上的潜在威胁。 过去,南京军区只能对区域内的陆军实施直接指挥,而海军、空军各自有独立的指挥系统,这就导致在应对一些复杂情况时,各军种之间协同作战困难,信息沟通不畅,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而中国将军区改为战区,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壁垒。战区的设立,构建了全新的联合作战指挥机制。在战区的统一调度下,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各军种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 侦察情报不再 “各自为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让指挥员对战场态势有更全面的了解;指挥命令也不再 “各唱各调”,避免了不同军种之间的指挥混乱,提高了作战效率;火力打击不再 “各打各的”,各军种的火力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联合火力网,大大提升了作战能力。 反观美国,此次将 “国防部” 改为 “战争部”,虽然有其自身的政治考量,比如服务于 “重启黄金时代” 的政治宣传,重塑美军形象与威慑能力,推动保守派政治议程等,但从军事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中国多年前就完成的军区到战区的转变,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中国在和平时期未雨绸缪,早早进行军事战略调整,为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如今,在五大战区的架构下,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60评论】【2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