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枪响,特朗普爱将殒命,美国这是怎么了?
01
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中午12时10分,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校园里,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演讲活动,正在举行。
主旨发言结束进入提问环节,虽已到午餐时间,观众兴致仍然高昂,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有人提出一个有关枪击事件的问题,柯克拿起话筒刚准备回答,突然一声枪响,他的身子猛然向后瘫倒到椅背上,左颈伤口汩汩不绝流出血水。
现场顿时炸了锅,观众们四散向外逃窜。好一阵慌乱之后,警方发布消息称已抓获枪手,但没过多久便将其释放,据说只是一个受到刺激的老头,太过激动口嗨导致被错抓。
柯克是坚定的拥枪主义者,曾说过为了维护宪法第二修正案(拥枪权),“每年不幸付出一些枪杀的代价是值得的。”
只是这一次“自由的代价”,成了他本人。
特朗普得知消息后情绪非常激动,连发数条推文。其中一条写道:
“伟大的,甚至是传奇的查理·柯克,死了。没有人比查理更了解美国青年的心。他深受所有人的爱戴和敬佩,尤其是我。
梅拉尼娅和我向他美丽的妻子埃里卡和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查理,我们爱你!”
随后,特朗普下令,为纪念柯克这位“真正的伟大的爱国者”,全国降半旗。
特朗普的悲痛不难理解,因为柯克太重要了,为他两度进入白宫立下过汗马功劳。
生于1993年的柯克,年仅18岁便投身政治行动,2012年创立“转折点美国”(Turning Point USA),致力于在美国校园传播保守主义理念。
2016年特朗普第一次竞选期间,柯克很快就坚定地站队,成为MAGA运动的骨干。他发挥自己优势,从民主党严密控制的大学里,拉到了不少宝贵的青年选票。
此后,2020年连任竞选,2024年重新出山,柯克都冲锋在前,兢兢业业向美国青年传播特朗普的理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难得的是,这次胜选之后,柯克并没有居功自傲伸手要官,而是更加频繁地走进校园,立誓要把大学生从民主党手里争取过来。
在犹他山谷大学举行的这场活动,是柯克策划的“美国回归之旅”巡回演讲第一场。其中的主要环节叫“证明我错了”,柯克接受现场观众不设限的问题挑战,他自信可以用雄辩的口才说服对方。
只是没想到,这颗冉冉升起的美国政治新星,骤然陨落于此。
02
年仅31岁的柯克,是特朗普MAGA运动第一位烈士。虽然特朗普本人在去年竞选期间遭遇过暗杀,但是大难不死。
柯克并非官员身份,只是一位民间活动家,却成为枪杀的目标,从中可以解读出以下深度信息。
第一,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打到了民主党的痛处,让其支持者异常焦虑。
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吸取前一任期教训,大查账大裁员,对听命于民主党的“深层政府”进行严厉清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往那种特朗普“令不出白宫”的现象,得到极大改观,民主党暗中干预美国政府施政的图谋破灭。
同时,对于全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民间组织等民主党的侧翼,特朗普政府也通过卡经费、穿小鞋等手段进行修理,虽然仍有哈佛大学等刺头对抗,但大多数都是识时务的英雄,转而向共和党靠拢。
面对特朗普的积极进攻,民主党领导层却陷入内乱泥潭,党内大佬仍在为去年大选失败的责任相互甩锅。
加州州长纽森等所谓中生代,在处理救灾等问题上,暴露出严重的能力短板,根本挑不起重振士气的责任。
严峻的形势,让民主党的支持者陷入严重焦虑。民主党为了拼凑选票,搜罗了大量身份政治团体,而在坚守保守理念的共和党执政期间,那些人完全没有出头之日。
在特朗普大力反DEI的运动下,原本窃居高位的大量LGBT分子,纷纷跌落尘埃。
有人说,红脖子MAGA们明明手里有枪,却在民主党执政时,什么也不敢做,都是怂货。
那是因为红脖子大都是农民,是从经济上天然存在的人群,无论谁上台都不可能把农民完全不管不顾,只是拿多拿少的区别。
而民主党推行的身份政治,本就是凭空造出的概念,民主党把它当个宝,共和党看一眼都嫌多。
两相比较,谁更容易走极端,显而易见。
第二,对青年的争夺,已经成为两党斗争的焦点。
柯克不是政府官员,没有官方提供的安保,如果要杀他,其实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路易吉枪杀保险公司高层,就是在纽约夜晚的街头,四下无人时很干脆地解决。如果不是点背,路易吉有极大可能逃脱刑责。
为什么这次的枪手不采取对自己安全得多的方式,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从180米的远处进行射杀呢?
因为设计这个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公开“行刑”,向保守派传达强烈的警告:你们越界了!
大学向来被所谓的“进步派”视为禁脔,是其理论的发源地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于他们的意义太过重大。
而当特朗普通过财权与行政权,对大学威逼,柯克这种拥有强大号召力的年轻政客,与学生交流争取,内外夹击之下进步派对于丢失阵地的恐惧日益强烈。
他们中的极端分子,就是要用最激烈的手段,“处决”柯克以儆效尤。
美国国内新一轮的政治斗争,终于走到了使用暴力的地步。
柯克是第一个牺牲品,会是最后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