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新闻了!就在9月12日,也门胡塞武装大大方方承认,朝着以色列发射了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 这不仅是胡塞武装首次公开承认使用高超音速武器,更标志着中东战争形态正发生颠覆性变化,当2000万美元的导弹能突破3亿美元的防空系统,传统战争规则正在被改写。 谁也没想到,这支常年在也门山区作战、连统一军装都凑不齐的武装力量,能拿出让美军都倍感棘手的尖端装备。 胡塞武装随后公布的视频里,代号 “巴勒斯坦 - 2” 的高超音速导弹拖着明亮尾焰直冲天际。这款武器的射程能达到 2150 公里,飞行速度飙到 16 马赫,还能在空中灵活调整轨迹躲避拦截。 以色列军方的监测系统捕捉到导弹轨迹时,整个防空指挥体系都乱了套。负责操作 “铁穹” 系统的士兵连拦截指令都没来得及输入,特拉维夫郊区就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事后以军发言人含糊其辞,只说 “成功监测到威胁”,却绝口不提拦截失败的事实 —— 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比直接承认失败更丢人。 这已经不是胡塞武装第一次让以色列防空网难堪了。今年 5 月 4 日,一枚速度达 8 倍音速的导弹就精准命中了本 - 古里安机场。当时航站楼的玻璃全被震成碎片,停在跑道旁的地勤车辆烧得只剩焦黑骨架。 以色列引以为傲的 “铁穹” 系统全程没做出任何反应,就连美军部署在以色列南部的 “萨德” 反导系统,都没完成开机程序。俄罗斯军事专家早有预判,“铁穹” 对付慢速火箭弹还行,面对高超音速目标就是 “睁眼瞎”,它需要时间计算弹道,可导弹速度超过 8 公里 / 秒时,系统还没反应过来,目标就已经落地。 懂行的人都清楚,胡塞武装手里的这些 “大杀器”,根源其实在伊朗。伊朗军队淘汰的 “法塔赫 - 2” 导弹,换个涂装、焊上几块加固钢板当助推器,就成了胡塞武装威慑以色列的利器。 德黑兰这手操作特别精明 —— 用自家过时的技术,帮代理人获得战略威慑能力,既不用直接下场,又能把以色列搅得鸡犬不宁。哈梅内伊之前公开表态 “必须让以色列付出代价” 时,恐怕早就算好了这步棋。 以色列的反击堪称 “柿子挑软的捏”。国防部长卡茨在电视上放狠话,说要 “对胡塞武装实施加倍报复”。可实际行动呢?以军战机只敢空袭也门的水泥厂和港口仓库,连胡塞武装的武器库都不敢碰。 真要追溯武器源头,以色列又没胆子对伊朗动真格 —— 去年伊朗境内的军事基地遭袭,以色列都不敢承认,更别说现在正面硬刚了。 美军的处境更尴尬。当初在以色列部署 “萨德” 系统时,五角大楼还吹嘘这套装备 “能 360 度无死角拦截任何空中目标”。可这次胡塞武装的导弹飞过来,“萨德” 的雷达系统连锁定目标都没做到,操作员甚至没来得及输完开机密码。 更丢人的是,去年胡塞武装用类似的无人机和导弹战术,直接把 4 艘美国航母逼出了红海海域 —— 现在美军在中东既要盯着伊朗核问题,又要给以色列当保镖,根本没精力对付胡塞武装的 “游击战”。五角大楼对这次导弹袭击的沉默,比任何辩解都更能说明问题。 最颠覆认知的是战争成本的倒挂。以色列 “铁穹” 系统的每枚拦截弹,造价至少 2 万美元,要是对付高超音速导弹,得用更贵的 “大卫投石索” 拦截弹,单枚成本超过 10 万美元。 可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成本才几千美元,就算是高超音速导弹,算上改装费用也不到 2000 万美元。用价值 10 万美元的拦截弹去拦几千美元的目标,打一次亏一次;用 3 亿美元的 “萨德” 系统去防 2000 万美元的导弹,更是赔本买卖。 以色列每年在防空系统上砸几十亿美元,却挡不住胡塞武装用 “低成本饱和攻击” 消耗 —— 这种性价比碾压,正在让传统军事强国的优势快速瓦解。 现在整个中东都在盯着这场较量。胡塞武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找对技术路径、有靠谱的外援,就算是小国甚至非国家武装,也能拥有让大国忌惮的战略威慑力。伊朗通过援助胡塞武装,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影响力延伸到了地中海沿岸,还让美以联盟疲于应对。 这种 “代理人 + 高技术” 的新模式,正在重塑中东的权力格局 —— 以前是美以说了算,现在胡塞、伊朗这些力量,也能在地区事务里插上一脚。 特拉维夫的防空警报还没停,红海的航运航线还在受袭。胡塞武装这次发射的不只是导弹,更是对旧有战争规则的挑战。 当高超音速武器从联合国五常的 “专属专利”,变成游击队也能用上的装备;当 2000 万美元的投入,就能抵消 3 亿美元的防御成本,未来的战场只会更不讲 “规矩”。 美国和以色列要是还沉迷于 “火力制胜” 的旧幻想,迟早会遭遇更多 “意想不到” 的反击。毕竟在中东这片土地上,靠飞机大炮堆出来的 “安全神话”,已经被胡塞武装的一枚枚导弹炸得千疮百孔了。
又有大新闻了!就在9月12日,也门胡塞武装大大方方承认,朝着以色列发射了高超音速
康安说历史
2025-09-13 02:39:42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