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去酒店开会,把车扔在超充站充电,会议结束支付账单时发现费用为546.85元,包含充电费108.45元,超时94分钟占用费438.4元。女子以车企没有显著通知费用,也没有有效通知挪车为由,要求退还超时占用费。双方协商未果后,女子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一审二审,最终这样判决。 “充电才花108块,超时不到两小时,居然要收438块超时费?这也太离谱了!” 2025年8月29日,上海某酒店的超充站旁,顾女士盯着手机上546.85元的账单,气得手都抖了。 更让她窝火的是,后43分钟的超时费比前51分钟还贵了一百多,而她全程没收到挪车提醒。 事情得从当天的会议说起。顾女士按公司安排去酒店开会,出门时发现新能源车快没电了,就把车停在酒店停车场的超充站充电。 “开完应该刚好够充满电。”她插好充电枪,匆匆扫了眼手机APP,没细看弹出的收费规则提醒,就赶去开会了。 可会上领导临时加了讨论环节,原本10点结束的会,拖到快12点才散场。顾女士又在大堂和同事聊了15分钟工作,等赶到超充站时,已经是12点10分了。 点开账单一看,她愣住了:充电费才108.45元,剩下的438.4元全是超时费。 再仔细看明细,前51分钟收了163.2元,后43分钟却要275.2元,原来车位紧张时,超时费会翻倍。 “凭什么越往后越贵?而且没人提醒我超时了啊!”顾女士当场给车企客服打电话投诉。客服解释说,超时费率在官网、APP和充电桩屏幕上都写了,超时10分钟时也发了短信提醒,可能她没看到。 顾女士反驳说:“我开会时手机静音,短信哪顾得上看?要是提前打电话提醒,我肯定会早点出来挪车!”双方吵了半天,客服坚持说收费合规,不肯退钱。 顾女士气不过,直接把车企告到了法院,说车企没提前说清楚费率,也没有效提醒挪车,违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法院开庭时,车企拿出了不少证据:后台记录显示,顾女士2023年就有4次超时充电的经历,其中1次车企还免了她的超时费,另外3次她都正常付钱了,说明她早就知道超时要收费。 还有APP弹窗截图、短信发送记录和官网公示页面,证明收费规则和超时提醒都提前告知过。 一审以车企没问题结束,驳回顾女士的诉求。顾女士又上诉到二审法院,说超时费太贵,属于乱收费。 可法院比对了其他品牌的充电站收费标准,发现也有类似的“车位越紧张、超时费越贵”的规定,这家车企的收费还不算最高的。 法官还指出,顾女士散会后多逗留15分钟,本身也有责任。最后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顾女士还是得交这笔钱。 其实这场纠纷,给所有车主提了个醒:充电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收费规则,尤其是“动态超时费”,车位紧张时,超时费可能会翻倍;还要把APP的消息提醒打开,别像顾女士那样开静音错过通知。 对车企来说,也得改进提醒方式:光发短信不够,遇到超时时间长的情况,打个电话提醒可能更有效,能避免不少误会。 充电站是公共资源,超时费是为了督促大家及时挪车,让更多人能用得上。车主多留意规则,车企多优化服务,才能避免这类“天价超时费”的闹剧。 顾女士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遇到收费问题别冲动,先看清楚规则、保留好证据,可要是自己确实理亏,打官司也难赢。 信息来源: 光明网|车主充电超时94分钟被收438元,这合理吗?法院判了 上观新闻|充电结束后占用车位94分钟,被收438元!上海女车主怒告车企,法院判了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上海,女子去酒店开会,把车扔在超充站充电,会议结束支付账单时发现费用为546.8
南风意史册
2025-09-13 13:44:5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