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有王淦昌就够了,他是核武研究专家,即便我们离去也无妨。” “数据不会等人休息好了再出来!”王淦昌的每一个不眠之夜,每一项测试实验,都化作我国自立自强的铿锵脚步,苏联专家临别的一句话,不仅预言了我国核事业的未来,更点燃了当时我国自主研发核武器的决心! 这个被苏联专家特别提及的,便是我国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当时,他正在实验基地里潜心钻研,面对一堆实验数据,他手中的铅笔在草稿纸上飞快运算,当助手前来告知他苏联专家全部撤离时,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头也不抬的继续研究着。 其实,早在德国留学期间,王淦昌就已在核物理领域有着超高成就,曾数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在多项研究领域中,均获得重大突破,国际上,对于他的名字更是如雷贯耳,声名显赫! “只要国家需要,我甘愿以身许国!”1961年,王淦昌接到国家号召,他选择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项,注定要隐姓埋名的伟大事业中。 在实验基地里,王淦昌带着团队开始了艰难地攻关任务,年过半百的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实验室,检查炸药成型质量。一次实验失败,他甚至亲自趴在结冰的地面上调整测试,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螺丝刀。 当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升起巨大的蘑菇云,王淦昌站在观测点上,眼镜片上反射着闪耀的闪光,他悄悄背过身去,抹去眼角的泪水,轻声说:看来是真的累了,这次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谁料,仅仅几日,他便又出现在实验室里,开始下一步研究。 基地里,同事们发现,王淦昌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张照片,那是爆炸后科研团队的合影,只是照片的背后写了一行小字:“这只是开始”! 1985年,王淦昌把研究方向转向氟化氪激光聚变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于1996年初,使我国准分子激光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第五个具有百焦级氟化氪激光器的国家,为高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此外,王淦昌还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李政道是他的弟子,邓稼先、于敏、程开甲等都曾直接接受过他的教导!王淦昌先生的一生,可谓是科学救国、以身许国的真实写照。 那位苏联专家的话,无疑是对王淦昌杰出科学才华的认可,而他和同事们后续的奋斗与牺牲,则再一次,证明了科研工作者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更值得时代传承!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王淦昌》 人民网|《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新华网|《新华网:中国科技界出版文集纪念物理学家王淦昌辞世12年》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
南风意史册
2025-09-13 12:44:54
0
阅读: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