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解决领土争端这方面,最先解决的不应是南海,也不应是藏南,更不应是台湾,而应

烟雨评社 2025-09-13 14:37:21

中国在解决领土争端这方面,最先解决的不应是南海,也不应是藏南,更不应是台湾,而应该是钓鱼岛。 钓鱼岛是这些领土争端中最接近于实际控制的领土。相对于其他领土纠纷,解决钓鱼岛领土是最容易的,也有可能是最危险的,我们到时面对的是日本甚至美国的直接挑战。 钓鱼岛的历史归属本就清清楚楚。早在明朝,钓鱼岛就被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明清两代的海防图、地方志里,都能找到关于钓鱼岛的明确记载,那时日本对这些岛屿根本没有任何管辖痕迹。 直到 1895 年甲午战争后,日本趁人之危,强行霸占了钓鱼岛,这才有了后来的争端。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钓鱼岛本应回归中国,可美国却在战后搞了个 “托管”,后来又把所谓 “施政权” 交给日本,这才埋下了如今的隐患。 从现实局势来看,钓鱼岛的争议相对集中,涉及的直接对手明确。和南海问题牵扯多个国家、藏南问题涉及复杂的地理与历史因素不同,钓鱼岛问题主要是中日之间的争议。这种单一的双边争议,在解决时少了些多边博弈的复杂牵绊。 而且钓鱼岛面积不大,周边海域的资源却很丰富,渔业资源自不必说,海底还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更重要的是,它处于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上,战略位置关键,谁能有效管控这里,对周边海域的安全和航行自由影响不小。 再看国际社会的认知,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扎实。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承认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认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这些文件都明确了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显然在其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学者在报道和研究中,都倾向于承认钓鱼岛的中国属性。比如 2024 年,英国《卫报》在一篇关于东亚海域争端的报道中,就引用历史文献指出钓鱼岛 “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从中国自身的能力来看,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条件也日趋成熟。这些年中国海警力量不断增强,万吨级海警船多次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中国的海军、空军力量也今非昔比,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2025 年年初,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开展的常态化巡航,更是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这种持续的存在和管控,为问题的最终解决积累了有利条件。 解决钓鱼岛问题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如果能通过外交、法律等手段,或是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解决钓鱼岛争端,无疑会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处理领土问题的能力和原则。 这不仅能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也能让其他存在领土争议的国家看到中国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为后续处理其他争端积累经验。 当然,这并不是说南海、藏南、台湾问题不重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南海和藏南问题同样关乎国家核心利益。 但从争端的复杂性、解决的可行性等角度看,钓鱼岛问题确实具备优先解决的一些特质。它像一把钥匙,解决了它,或许能为其他领土问题的解决打开新的思路。 如今,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不少合作,但钓鱼岛问题始终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根刺。处理好这个问题,不仅能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也能让中日关系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毕竟,只有正视历史、尊重法理,才能真正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或许正是推动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一步。 中国的坚决态度,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清楚的讯息,凡是胆敢侵犯钓鱼岛的,必然会面临中国坚决的回击。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