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俄罗斯的“死穴”就是中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时,整个西方同仇敌忾,俄

落叶随风呀 2025-09-15 13:53:03

说实话,俄罗斯的“死穴”就是中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时,整个西方同仇敌忾,俄罗斯遭遇史上最多的制裁。要知道这一招连苏联都没抗住,俄罗斯却奇迹般坚持到了胜利。因为西方唯一漏算的,就是没有想明白,中国才是俄罗斯的弱点。 2022年那会儿,乌克兰冲突刚打响,西方国家齐刷刷出手,制裁清单拉得老长,冻结资产、禁运能源、技术封锁啥都有。俄罗斯经济一下子就晃了,卢布汇率直线往下掉,进口货少了,工厂开工率也降了。历史上苏联在阿富汗那场仗里,就因为没外援顶不住,经济链子断了。但俄罗斯这次不一样,它没倒下,还稳住了阵脚。咋回事?西方算计时,漏了中国这个大伙伴。中国没跟着西方走,而是稳稳地伸出手,提供市场和资源支持。这不是啥新鲜事,中俄关系早几年就打下基础,从能源管道到贸易协议,一步步走实。 说起金融这块,制裁刚来,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了大半,卢布贬值严重。但中国帮着改用人民币结算贸易,俄罗斯央行把储备里三成换成人民币。结果呢,卢布很快就回稳了。2022年贸易额直接冲到1900亿美元,2023年更猛,破2400亿美元。到2024年,还保持在2450亿美元左右。中国手机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从12%蹿到70%,街头到处是华为店。俄罗斯卖给中国的货,每天相当于好几船大宗商品,矿产、机械啥都有。欧洲不买俄油了,中国接盘,买来炼成成品再卖出去,赚了差价还稳了供应。 能源合作是重头戏。西伯利亚的油气田,本来是俄罗斯对欧洲的王牌,现在转头对准中国。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买石油涨了24%,天然气也翻倍,价格还实惠。2024年,石油进口超1亿吨,占中国总进口近20%。俄罗斯用赚来的钱,去东南亚买东西,绕开美元体系。管道气项目像Power of Siberia,早几年就建好,现在输出量稳稳上升。液化天然气出口到中国,2024年达830万吨,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中国炼油企业拿到便宜原油,加工后卖到亚洲其他地方,这不光帮俄罗斯缓冲了制裁,还让中国能源安全更有保障。 外交上,中国给俄罗斯撑腰。在联合国,中国代表对某些谴责决议弃权或反对,坚持政治解决。G20峰会上,两国协调立场,推动平衡议题。金砖机制扩员,2023年8月南非峰会宣布,2024年1月生效,新成员加入,西方声音被摊薄。普京2024年5月访华,签署300亿人民币互换协议,这等于给俄罗斯加了层保险,美元资产冻了也没事,直接用人民币换卢布。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强调互信,合作范围从经济到安全,全方位推进。中国还邀请俄罗斯参加各种多边场合,像上海合作组织,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一带一路”倡议跟俄罗斯对接得特别好。远东地区开发,本来挺滞后,中国企业带资金和技术进去,莫斯科地铁、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都是中俄合资。中吉乌铁路打通中亚,连接俄罗斯传统地盘和中国经济圈。跨境桥像黑河到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车辆流量大增,贸易更顺畅。这些项目不是空谈,从2020到2024年,一步步落地,帮俄罗斯避开西方孤立,接上亚欧大通道。西方想用制裁把俄罗斯围死,中国反倒帮它打开新门路。 再看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有点下滑,降了9%,到1064.8亿美元,主要因为全球油价波动和制裁加码。但总体看,合作基础稳,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还是主力,石油份额保持高位。俄罗斯经济韧性强,很大程度靠中国这个伙伴。西方制裁本想击垮俄罗斯,结果推着中俄抱得更紧,产业链绑牢,人民币国际化也加速了。俄罗斯有能源,中国有市场和技术,这俩搭档,互补得像老朋友聊天那么自然。当年苏联要是也有这么个靠山,估计能多扛几年。现在西方越使劲,中俄越团结,你说这“死穴”到底是软肋,还是铁盾? 总的来说,中俄关系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平等互利。面对西方霸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推动和平发展。俄罗斯顶住压力,坚持下来,中国作用不可少。这不光是经济事,还关乎全球格局。未来,合作还会深挖,在能源、技术、外交上继续往前走,确保双方在复杂环境中稳稳前进。西方漏算中国,等于给自己挖坑。中俄携手,不是针对谁,而是为了共同利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