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我们中国阵亡了19万,是美国的5倍,你怎么好意思说赢了美国?”这句话,是金一南将军在高校演讲时,一名大学生反驳提出来的的。 金一南1952年2月出生在江西永丰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金如柏是开国少将,早年参加长征和抗日战争。几个月后,全家迁往昆明,他在那里度过童年。长大后,全家移居北京,他开始适应北方生活。进入学校后,他认真学习历史知识。毕业后,他选择进入军队系统,逐步成长为军事专家。 金一南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攻读战略学。获得少将军衔后,他担任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重点锁定国家安全战略和危机管理,他作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共十七大代表,他多次参与会议发言。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学习,回国后继续工作。 大学演讲中,一名大学生提出问题:“1950年朝鲜战争,我们中国阵亡了19万,是美国的5倍,你怎么好意思说赢了美国?”金一南将军回应计算偏差。美国在三年战争中派出44万士兵,官方阵亡3.3万,但华盛顿纪念碑刻54,246名阵亡者和8177失踪者。这些数字来自美方记录。 将军指出,20国投入300多万兵力,中国志愿军牺牲19万,却歼敌53万。只计美军忽略整体不公。敌方飞机在天际密集盘旋,低空俯冲投弹。海军舰艇炮击海岸,陆上坦克推进。中国志愿军仅198门火炮,士兵在零下环境中作战,吃炒面拌雪,啃硬冻土豆。敌军士兵有面包、罐头、牛奶供应。 志愿军战士趴伏雪中,避免暴露位置。在长津湖,一连队潜伏6天,全员冻僵成冰雕状,保持警戒。志愿军两个连阻挡美军7营进攻,守住高地。志愿军推敌回三八线以南,赢得胜利。大学生听后不语。 演讲结束后,事件传开,媒体报道将军数据回应,引发讨论。金一南返回国防大学,继续日常工作。出版多部著作成为生涯重点。他完成《浴血荣光》等书籍,影响扩大。保持活跃,他多次分享军事历史。退休前,他整理档案。退休后,他偶尔出席活动。 哎,这段历史听起来挺沉重的吧。1950年那场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确实付出了巨大代价,阵亡19万人,这数字是美国的5倍多。很多人一听就觉得,怎么还能说赢了呢?其实,得从整体看。战争不是单纯比谁死人少,得算总账。美军那边,官方说阵亡3.3万,可他们的纪念碑上写着5万多,还加失踪的8千多。这就说明,数据有讲究,得用事实说话。 金一南将军在演讲时被大学生这么一问,也没慌。他直接拿数据怼回去,说美国派了44万兵,三年下来损失不小。更关键的是,整个敌方20国300多万人,中国志愿军歼敌53万。这笔账一算,谁赢谁输就清楚了。不是光看牺牲,得看结果。志愿军把敌人赶出三八线外,这才是硬道理。 再说装备差距,那叫一个天壤之别。敌方海陆空齐上,飞机扔炸弹,坦克碾过去,炮火轰不停。中国这边呢,就198门炮,战士们在雪地里啃冻土豆,喝雪水。长津湖战役里,一个连冻成冰雕,还保持战斗姿势。这意志力,敌人都怕。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7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