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了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不久秦德君便怀了孕,茅盾为难

趣史小研究 2025-09-15 16:36:26

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了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不久秦德君便怀了孕,茅盾为难地说:打掉吧!一年后秦德君再次怀孕,茅盾一把搂住她,再次劝道:打掉吧!等4年后我攒够2000元的离婚费,就娶你! 1928年,那是个风起云涌的年头。32岁的茅盾,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家有原配,事业也算小成。可时局动荡,他跑到日本去避风头,这一去,就遇上了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 这秦德君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是一位早就入了党的热血革命青年,剪短发、搞游行,浑身都是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茅盾呢,家里那位妻子孔德沚,是旧式家庭包办的,温婉贤惠,但说白了,缺了点火花。 这一下,干柴遇上烈火。在异国他乡,两个本就有革命情谊的年轻人,假扮夫妻掩人耳目,一来二去,就假戏真做了。茅盾跟秦德君说,他和妻子的婚姻是封建枷锁,没有爱情。这话,热恋中的女人最信了。 很快,秦德君就怀了孕。这可是个大难题,两人在海外,经济拮据,身份也敏感。茅盾一合计,很是为难地对她说:“打掉吧!” 秦德君心里再痛,也只能认了。她独自回上海做了手术,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成了两人“爱情”的牺牲品。 一年后,他们回到上海。没多久,秦德君再次怀孕。这一次,她觉得,总该有个名分了吧?孩子就是最好的筹码。可她没想到,等来的是一个更让她绝望的请求。 当时茅盾家里的压力巨大。他那个厉害的母亲,坚决站在原配儿媳那边,甚至直接断了茅盾的经济来源。妻子孔德沚虽然是旧式女子,但也学会了新思想,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茅盾被夹在中间,焦头烂额。他一把搂住秦德君,再次用那种充满痛苦和无奈的语气劝道:“打掉吧!你相信我,等我4年,我努力写稿攒够2000元的离婚费,补偿了她,就一定娶你!” 200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好几年。这个承诺听起来,既有担当,又显得情深义重。这就是著名的“四年之约”。 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四年?尤其是在为这个男人生生流掉了两个孩子之后。可秦德君爱得太深,她信了。她又一次躺上了冰冷的手术台,然后开始了一场遥遥无期的等待。 结果呢?朋友们,故事要是这么圆满,咱今天就没得聊了。 茅盾确实回家了,但不是为了办离婚,而是彻底回归了家庭。刚开始可能还写几封信,后来干脆搬家,断了所有联系。四年之期一到,秦德君等来的不是凤冠霞帔,而是人去楼空。 她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那个男人,在激情上头时许下的山盟海誓,在现实的压力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愤怒和绝望之下,秦德君一把火烧掉了两人所有的通信,也烧掉了自己的痴情。 这事儿,茅盾后来在他的自传《我走过的道路》里,提都没提。仿佛秦德君和那两个未出世的孩子,从来就没在他生命里出现过。他抹得干干净净,继续做他的文学泰斗,受人敬仰。1981年他去世时,还捐出稿费设立了咱们现在都知道的“茅盾文学奖”。这个奖项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秦德君不是那种会默默咽下苦水的女人。她的一生,同样波澜壮阔,在革命事业里几经生死,是个硬骨头。到了晚年,她已经90多岁了,提笔写下自传《火凤凰》,把这段被茅盾刻意“遗忘”的往事,原原本本地公之于众。 她在书里写道:“若是我把这一段湮没了,虽然保全了对于欺世盗名者英名的流传,那就对不起后来人,更对不起研究者。” 我们该怎么看茅盾呢?他无疑是个伟大的作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毋庸置疑。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情人,他在这段关系里的表现,充满了懦弱、自私和算计。他既想要秦德君带来的激情和灵感——他的名作《虹》就是以秦德君为原型写的,又舍不得原配家庭提供的稳定和体面。 他那个所谓的“四年之约”,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缓兵之计”,一个温柔的圈套。他用一个未来的空头支票,解决了眼前的麻烦——那个让他头疼的、不合时宜的孩子。 而那个被他称为“北欧命运女神”的秦德君,最终也没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以为自己是茅盾的救赎,结果却成了他人生道路上一段可以随时丢弃的插曲。 最无辜的,其实还是原配孔德沚。她从一个不识字的旧式妇女,努力学习,跟上丈夫的脚步,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庭,支持他的革命事业,却要承受丈夫的出轨和背叛。在这场三个人的电影里,她始终没有姓名,却默默承受了所有。

0 阅读:251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