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境,只是暂时的。错了!真相是,除了波兰的“政治碰瓷”,俄罗斯海关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查验”,和欧盟对“军民两用产品”的“扩大化”审查,这三把刀,已经把这条“钢铁驼队”,逼进了死胡同! 你看懂这幅“三堂会审”的图景了吗?东边,俄罗斯海关把“开箱查验率”提到天上,以前10天就能过境的货,现在堵上两个月,都是常事;西边,波兰这个最重要的“中转站”干脆直接关门,300多列火车,现在还堵在白俄罗斯;而中间,欧盟,则拿着“军民两用”的放大镜,连中国的洗衣机,都要扣下来,查查里面,有没有“军事机密”。 这三把刀,刀刀都砍在了中欧贸易的大动脉上,流出来的,全是企业的血!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前两个月,整个班列开行量直接掉了9.2%,尤其是去欧洲的货,跌得更惨,足足少了四分之一还多,反观2024年那会儿,一年跑1.9万列的风光劲儿,现在想起来都像是上辈子的事。这背后,可不就是那三把刀在作祟嘛? 尤其是俄罗斯海关的查验力度,简直是坐了火箭往上冲。2024年10月那道1374号令一出来,原本10天就能顺顺当当过境的货,现在堵上两个月都算家常便饭。 官方说被扣的集装箱也就70个,听起来不多,但架不住查得细啊——现在报关单得写清楚每颗螺丝钉的材质,机械类产品更是被拆成800多个子类,搞得物流公司的报关员天天加班到脱发。 结果就是,原来走俄罗斯的货少了一大半,从之前占总量的91%跌到现在连30%都不到,有些做光伏组件的企业,货被堵在半路错过了销售旺季,最后只能论斤称着卖,心疼得直抽抽。 西边波兰这刀,砍得更狠。2025年9月,就因为十几架无人机飞过边境,波兰直接把通往白俄罗斯的铁路口岸给关了,这一下就堵了300多列火车。 要知道,波兰的马拉舍维奇站可是中欧班列进欧盟的大门,90%的货都得从这儿过,现在门一锁,义乌老板们发往欧洲的圣诞货全堆在边境,眼看着节日快到了,货还在白俄罗斯的草原上吹风。 更要命的是运输成本,一下子飙了四成,有些企业算下来,还不如当初花高价走海运,至少海运不会半路给你玩"无限期暂停"的戏码。 中间欧盟这把刀更绝,拿着"军民两用"的放大镜到处找茬,连洗衣机都得拆开看看有没有军事机密。2024年那个"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一出来,审查范围扩得没边了,凡是带点电子元件的,都可能被拦下问问祖宗十八代。 这种审查不光慢,还没个准数,有时候明明是普通电子产品,也能被拖上一两个月。厦门有家公司发展品去德国参展,就因为这审查错过了整个展会,最后官司打到法院也没能挽回损失。 这三把刀一砍,中欧班列的日子能好过才怪。原来靠"比海运快、比空运便宜"吃饭,现在好了,时间上,西安到杜伊斯堡原本12天的路,现在能给你走成两个月,比海运还慢;成本上,各种滞港费、违约金加起来,有些货的运输成本快赶上空运了。 企业们没办法,只能一窝蜂往南线跑,跨里海那条道的货量一下子涨了240%,搞得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口天天堵车,原来的"钢铁驼队",现在倒像是挤在羊肠小道上的骆驼祥子。 2025年前四个月,中欧班列开行量一路下滑,贵州、黑龙江这些省份的货,干脆就发不出去了,跌幅超过90%。虽然官方说综合重箱率还保持100%,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更像是没别的选择后的硬撑。 有些物流公司开始学聪明了,发往欧洲的货宁愿先绕到中亚,再转海运,多花点钱买个踏实。毕竟谁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货,要么在俄罗斯海关被"严刑拷打",要么在波兰边境"露宿街头",要么在欧盟仓库里被当成"军事间谍"盘问。 这条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贸易大动脉,如今被这"三堂会审"折腾得元气大伤。企业们流血,物流们叹气,只有那些制定规则的人还在为所谓的"安全"沾沾自喜。 或许在他们眼里,几千家企业的损失,比不上一份看似严谨的审查报告重要,只是不知道当圣诞树下空空如也,超市货架摆不满时,欧洲的消费者会不会问一句:那些来自中国的好东西,都被拦在哪儿了?
很多人还以为,波兰关境,只是暂时的。错了!真相是,除了波兰的“政治碰瓷”,俄罗斯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9-16 17:13:39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