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

炎烬 2025-09-16 21:15:47

1987年,飞行员徐勇凌驾驶一架歼6战斗机,听错口令,撞上长机,坠毁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最后,他弃机跳伞逃生,不料,却在深山迷路8小时,陷入绝望之际,突然一声牛叫声却让他看到希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出生在杭州,他家里是典型的军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部队生活特别熟悉,飞机在天上飞时,他常常仰头看得入神,那个时候,他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亲自驾驶那种轰鸣着划破长空的钢铁鸟。 第一次有机会实现梦想是在初中毕业那年,他兴冲冲地去参加飞行员体检,结果因为身高还差一点点,被刷了下来,那时候他才十六七岁,心里一阵失落,但他没把这次失败当终点,反倒更加坚定了目标,高中毕业他又去试了一次,这次身体条件过关了,却因为招飞名额太少,再次与飞行擦肩而过。 年轻人不服输,他把大学志愿全填了北京航空学院,进了大学,他学的是材料专业,但兴趣始终没离开过飞行,他课余时间经常泡图书馆查阅航空资料,还加入了模型社团,把对飞行的热情一点点积蓄下来,毕业那年,他终于等来一次机会,空军招收大学生飞行员,他毫不犹豫报名,顺利通过各项选拔,正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1984年入伍后,被分配到航空学校受训,训练强度非常大,不仅要忍受高空缺氧,还要应对各种复杂飞行动作,他咬牙坚持,飞行技术进步很快,三年后,他被调到云南某部,开始开歼-6飞机执行训练任务,彼时他飞行时长不多,但在队里表现突出,已经被认为是个有潜力的新兵。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87年2月19日,这天的训练任务是超音速双机编队飞行,他担任僚机,和长机一起升空,飞机爬升到万米高空后,塔台发出加力指令,可由于通讯信号受到干扰,他误以为这是对他下达的命令,于是立刻推满油门,飞行速度骤然上升,原本间距安全的两架飞机瞬间靠得太近,结果在空中发生了碰撞。 他的座舱遭到严重损坏,仪表盘完全失灵,飞机失控开始旋转下坠,他试图稳住机体,可一切操作都无效,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拉下弹射装置,整个人被弹出飞机,抛入高空,寒冷袭来,风速凛冽,意识差点模糊过去,他清醒过来时发现主伞还没打开,赶紧启动备用装置,幸运地在8000米高空打开了降落伞。 空中漂浮几分钟后,他重重地落在云南深山里,这里山高林密,海拔上千米,气温低得刺骨,他身上只穿着飞行服,鞋底磨破,手上全是擦伤,没有信号,没有人烟,只有茫茫山林,他试图辨别方向,可指南针在这种地形中完全失效,他背着降落伞,沿着山脊一路走,想找到最近的村庄,山林中湿气重,地形复杂,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他咬着牙,一步步挪动,靠着压缩饼干和求生训练支撑着。 走了六个小时后,他听到了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牛叫,他循着声音走过去,终于在一片草地边发现一个放牛的少年,少年年纪不大,身形瘦小,手里拿着本子和铅笔,显然正在写作业,两人言语不通,他借少年作业本写下求助信息,少年明白了意思,马上扔下牛绳,领着他翻山越岭,回到村庄。 村子叫雷稿村,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少年家人看到这个浑身伤痕、穿着飞行服的陌生人,没有多问什么,立刻升火做饭,那是一碗简单的蛋炒饭,米饭是自家晒干的糙米,鸡蛋是家里刚下的,他吃得狼吞虎咽,那饭香仿佛是世间最珍贵的味道,吃完饭,村民帮忙联系了乡政府,不久后部队派出救援队,连夜进山把他接了回去。 离开前,他悄悄把二十块钱塞在少年床下,那时这点钱在山里可不是小数,足够一家人过好几个月,那碗热饭,那段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事故发生后,他并没有被责怪,调查显示,问题出在通讯系统上,责任不在飞行员,空军也因此展开改革,逐步更换抗干扰设备,统一指令用语,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经历这次生死考验后,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对飞行的热爱,他继续参与各种训练,还曾远赴俄罗斯学习试飞技术,回国后,他成为歼-10战机的首席试飞员,执行了上百次高风险科目测试,多年来,他累计飞行数千小时,试飞了多种型号的先进战机,成为国内知名的试飞专家。 2014年,他以少将军衔退役,开始从事飞行理论研究,并在试飞员学院担任教官,他提出了“军事飞行学”的概念,为飞行训练系统化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年轻飞行员传授经验。 尽管事业一路高升,他心里始终记得那个在深山中救他一命的少年,2016年,他通过微博发起寻人,希望找到当年的“雷稿村小雷”,没想到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多人提供线索,元谋县的公安、媒体也参与寻找,没几天,终于确认,那个少年名叫尹正海,已是中年人。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歼10首席试飞员29年后找到救命恩人》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炎烬

炎烬

炎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