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比亚迪秦PlusEV的10万里,他终于明白智能科技才是新能源车的“

啊绮梅谈汽车 2025-09-22 18:43:24

开比亚迪秦 Plus EV 的 10 万里,他终于明白智能科技才是新能源车的 “刚需” 同事梁师傅的比亚迪秦 Plus EV 里程表稳稳跳过 100000 公里那天,他摩挲着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跟围过来看热闹的同事们感慨:“以前觉得智能科技是噱头,跑了十万公里才懂,这玩意儿早成了新能源车的‘刚需’,离了还真不行。” 2021年提车时,梁师傅对秦 Plus EV 的智能配置毫不在意。“开车嘛,能走能停就行”,他当时只盯着续航和价格,对中控屏里的 DiLink 系统、辅助驾驶功能嗤之以鼻,连导航都习惯用手机支架架着老手机,常跟我们吐槽 “花里胡哨的功能不如多加点续航”。 改变始于一次暴雨天的通勤。那天早高峰雨势凶猛,雨刷器开到最大仍看不清前路,梁师傅正手忙脚乱调空调风速,前车突然急刹。千钧一发之际,秦 Plus EV 的 AEB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瞬间介入,稳稳刹停,离前车仅半米距离。到公司后他还心有余悸,翻出说明书反复研究才知道,这套系统能实时识别车辆和行人,雨天也能精准反应。这是智能科技第一次在他心里种下 “靠谱” 的种子。 十万公里的路程里,智能配置逐渐渗透进他的日常。每天往返 50 公里的通勤路,早高峰堵得水泄不通时,他开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辆能自动跟车、保持车距,他不用再频繁踩油门刹车,常跟我们说 “膝盖的老毛病都因为这功能轻了不少”;公司停车场车位狭窄,360° 全景影像能把车身周围的障碍物看得一清二楚,以前得折腾十分钟的侧方停车,现在半分钟就能搞定,好几次还被新来的同事夸 “梁师傅停车真利索”。 最让他省心的是 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一次部门团建去郊外,他随口对车机说 “导航去 XX 营地”,系统直接规划出避开施工路段的乡间小路,比手机导航还精准;后座同事喊 “开点窗户”,车机秒响应,还能根据人数调节风量。就连充电都能远程操控,下班前用手机 APP 预约公司附近的充电桩,到地方直接插枪充电,省去了现场排队的麻烦,他总说 “这才是真正的省心”。 去年冬天的经历更让他彻底改观。寒潮来袭的早上,他匆忙下楼忘看车况,上车发现车窗结了厚冰。正发愁要迟到时,想起可以用 APP 远程启动除冰功能,赶紧掏出手机操作,等他买完早餐回来,车窗早已透亮,车内也暖烘烘的。还有一次加班到深夜,车辆的智能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会根据对向来车自动调灯,既不晃人眼,自己也看得清楚,他说 “半夜开高速,这功能比老司机还靠谱”。 如今的梁师傅,成了秦 Plus EV 智能配置的 “活广告”。只要有同事打听新能源车,他就拉着人演示:“你看这车道偏离预警,一压线就震动提醒;还有语音控制,开空调、切歌都不用动手,开车时特安全。” 十万公里的风尘里,梁师傅从 “智能科技无用论者” 变成了 “刚需派”。他终于明白,新能源车的智能科技从不是华而不实的点缀,而是融入每一次通勤、每一趟出行的安全保障与便捷支撑,这才是新时代开车最离不开的 “硬核刚需”。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啊绮梅谈汽车

啊绮梅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