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算是把中欧班列,变成了“第二个乌克兰了!通过唆使波兰关闭通道,美国正在逼我们,陷入一个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死局。但他们忘了,高手下棋,从来不走寻常路! 美国人这阵子又在亚欧大陆上动起了歪心思,这次他们盯上的是跑了十几年的中欧班列。 就像当初拿捏印度那样,他们想把这条钢铁驼队变成第二个乌克兰,用地缘政治的钳子死死夹住我们的供应链。 当地时间最近这几周,波兰那边对中欧班列的查验突然严了起来,马拉舍维奇这个枢纽口岸的通关时间硬生生拖长了一倍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少不了美国在支招。 要知道,从西安、重庆这些城市开出的班列,十有八九都要经过波兰进入欧洲,美国唆使波兰这么一闹,就是想让我们陷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两难 —— 绕道吧成本飙升,硬闯吧时效没保证,简直跟他们逼印度退出金砖那套把戏如出一辙。 但美国人怕是忘了,中欧班列不是印度,这条跑了 11 万列、拉过 4500 亿美元货物的黄金通道,早就不是说掐就能掐断的了。 他们以为学乌克兰那套搞点线路封锁就能奏效,却没看看数据:俄乌冲突初期过境乌克兰的班列确实停了,但那部分只占总量的 2%,改道白俄罗斯之后很快就补回来了。 现在波兰这边虽然闹腾,但 2025 年西安的中欧班列还是提前 8 天突破了千列大关,平均每 100 分钟就有一列发车,这韧性可不是随便能撼动的。 说起来美国这招 “极限施压” 真是老套路了,就像当初卢特尼克对印度喊的要么选边站要么受制裁,现在他们对欧洲也玩这手,无非是想让欧洲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把中欧班列这条供应链彻底掐断。 他们心里打的算盘很清楚:只要阻断了中国和欧洲的陆上通道,欧洲的制造业就不得不更依赖美国,那些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的订单就得流回北美。 可他们算错了一点,瑞典工业工会最近刚说过,中国的中间产品支撑着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工人工资都靠这些稳定供应才能涨上去,真把班列搞停了,欧洲企业第一个不答应。 波兰那边的小动作确实给我们添了麻烦。从长三角开出的班列现在得花更多时间规划路线,有些原本走波兰的货物不得不绕道匈牙利或者塞尔维亚。 但高手下棋从来不会困死在一条路上,早在去年,赣州发往布达佩斯的班列就试过临时改道白俄罗斯,把原来经乌克兰的南线换成北线,照样准时送达。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更机灵,搞起了集拼集运模式,让班列在这里从 过路变成集结,就算某条线路堵了,马上能从其他通道分流,德国记者都感叹这效率不可思议。 美国人可能没研究过中欧班列这些年的布局。现在这条线早就不是单一路径了,长三角的班列已经能到 36 个国家,光欧洲方向就覆盖了 25 个国家。 特别是去年中匈建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专门搞了中欧班列合作机制,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成了新的枢纽,就算波兰这边卡得紧,货物照样能通过中东欧其他国家进入欧洲腹地。 石家庄那边更有意思,今年前七个月的回程班列居然比去程还多,重箱率逆势上涨,说明欧洲企业根本离不开这条通道,美国想拦也拦不住市场的需求。 其实美国这套 “选边站” 的把戏在欧洲根本行不通,就像他们逼印度退出金砖一样,低估了利益捆绑的力量。中欧班列拉的不只是货物,更是 4500 亿美元贸易额堆起来的利益共同体。 欧盟虽然嘴上喊着 “去风险”,但企业和老百姓用脚投票 —— 保加利亚的西红花、波兰的啤酒通过班列进入中国,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支撑着欧洲工厂的运转,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是美国几句威胁就能拆散的。 最近中欧领导人会晤特意强调要保持合作,就是看准了美国这套策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看来,美国想把中欧班列变成 “第二个乌克兰” 纯属一厢情愿。 他们忘了这条线路从新疆出境后,早就形成了一张遍布中亚、辐射欧洲的网络,霍尔果斯这些口岸的单日交接能力已经能达到 184 列,就算某个节点出问题,整个网络照样转。 卢特尼克那套 “两个月内必滑跪” 的预言在中欧班列这里根本不灵。11 万列的累计开行量不是吹出来的,26 个欧洲国家 229 个城市的覆盖也不是纸糊的。 美国唆使波兰搞点小动作或许能制造些麻烦,但想让这条连接亚欧的钢铁动脉停摆,他们还是太低估 “一带一路” 的韧性了。毕竟,生意做到这份上,不是谁喊几句制裁就能拆散的,这一点,美国人早该从印度那里学到教训了。
中国太牛逼了!中欧班列问题解决了!必须佩服中国5000年的大国智慧!波兰上月
【54评论】【9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