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电磁弹射器最早的设计指标是“每弹射4166次允许出现一次故障”,但据美国

一叶知大事 2025-09-24 11:42:46

据报道,电磁弹射器最早的设计指标是“每弹射4166次允许出现一次故障”,但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福特”号在实际测试中,平均181次就会出现故障,实际故障率是理论故障率的23倍。   为了满足电磁弹射瞬间大功率的电力需求,“福特”号选择了飞轮储能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先用电能驱动飞轮加速,把电能转化成飞轮的机械能储存起来,等到需要弹射舰载机时,再把飞轮的机械能转回电能供弹射使用。   同时它还采用了交流电模式,可这套组合在实际运行中根本达不到预期。   飞轮储能的可靠性远不如设计时设想的那样,交流电模式也难以适配瞬间爆发的电力需求。   更麻烦的是,“福特”号的4个电磁弹射器采用串联设计,这就意味着只要其中一个出故障,另外3个也得跟着停摆,整个弹射系统直接瘫痪。   正是这些技术缺陷,让“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故障频发。   实际测试数据显示,它平均每181次弹射就会出现一次故障,算下来实际故障率是最初设计指标的23倍。   这样的结果显然与每4166次允许一次故障的目标相去甚远,23倍的差距不仅让电磁弹射器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更暴露出“福特”号在技术选型和集成上的冒进。   没有充分验证技术成熟度就仓促应用,最终导致系统稳定性堪忧。   除了电磁弹射器,“福特”号其他配套系统也问题不断。   它的先进拦阻装置本应稳定回收舰载机,可在测试F-35C时,因为拦阻力度控制不准,多次导致机身出现裂纹。   为了掩盖这个问题,美国海军还悄悄把拦阻装置的故障率标准从“每48次回收一次故障”放宽到了“每150次”。   双波段雷达同样不给力,2023年的实战演习里,经常出现追踪目标突然消失的情况,甚至把自家无人机误判成敌方导弹,这种低级错误在实战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最严重的一次是2020年的关键测试,4台电磁弹射器集体“罢工”,直接让整个航母战斗群在海上瘫痪了三天,十余架F-35隐身战斗机还因此坠入大海。   成本和工期方面,“福特”号同样失控。它原本计划2013年下水,预算105亿美元,结果拖到2017年才完工,造价飙升到133亿美元,超支近30%。   为了省钱,美国海军甚至打算把福特级原本配备的双波段雷达换成已经淘汰的SPY-6雷达,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   追根溯源,这和它采用的“并行工程”策略有关。   边建造、边调试、边研发新技术,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早就警告这是“高风险工程”,可美国海军没当回事,最后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冷战时的苏联T-80坦克,当时苏联为了追求技术领先,急于把燃气轮机技术用在T-80上,却没解决寒冷地区高油耗、后勤保障复杂的问题,和“福特”号一样,都是因为冒进应用未成熟技术,导致装备缺陷不断。   反观中国的航母发展,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稳健路线。   中国先是改装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将其打造成辽宁舰,这个过程不只是简单翻新,而是全面解析航母的结构和技术原理,积累了第一批航母设计、建造和使用经验,还培养了早期的操作维护人才。   之后又自主建造了山东舰,虽然仍采用滑跃起飞方式,但在设计和工艺上做了大量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本土航母的建造能力。   等到电磁弹射技术经过充分的实验室研究和陆地测试,成熟度达标后,中国才把它应用到福建舰上。   福建舰采用常规动力,却凭借马伟明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供电系统,解决了电磁弹射高能耗的问题,每次弹射仅需39度电,还实现了连续2000次无故障运行。   其实早在2017年,马伟明院士就说过“中国电磁弹射技术领先美国”,当时因为“福特”号已经下水,不少人觉得这个说法过于自信,可七年过去,“福特”号还在忙着修故障,福建舰的表现却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从关键数据对比来看,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地面测试故障率是1/3200次,远优于“福特”号2025年最新测试的1/400次;   能量损耗方面,福建舰只有约5%,“福特”号却高达35%。   据推测,福建舰服役后,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年存在时间将从90天提升到220天,相当于部署了三个航空兵旅的战力;   和055型驱逐舰协同后,编队控制范围能覆盖第二岛链,还能和陆基反舰导弹形成火力重叠网。   回头再看“福特”号和福建舰的表现,只能说冒进集成未成熟技术,只会导致故障不断、成本失控;稳步积累、充分验证,才能让技术真正转化为可靠的战斗力。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8月25日关于《航母的这些冷知识,据说很少有人知道》的报道

0 阅读:3541

评论列表

鸿飞

鸿飞

10
2025-09-24 12:41

我觉得还是舰载机的起落架和机体强度有问题了,其他的不大可能。F35太娇贵。一个伺服直线电机最成熟时技术pmw脉宽控制加pdi算法,早就成熟烂了的技术,美国人不大可能出问题。F35属于一机多能 尤其舰载机要翼展大升力高,机体强度大。你看看F35三天两头起落架跪地出事故,还弹射,喜欢创新起落架搞伺服驱动,油缸蛮好,把自己玩进去了。 F35除了隐身,事态感知,数据链,其他的可以说一无是处。航程,速度,机动性,载弹量都是短板,超音速飞行都困难也叫战斗机,真的服了。

火的光芒 回复 09-24 19:22
啥也不懂

天意人生 回复 09-24 21:58
福特号压根没弹射过F-35,福特号故障与F-35有关联吗?

老李

老李

6
2025-09-24 18:30

那个飞轮要是材料疲劳断裂,福特还不生个魔丸冲出来。

yu

yu

4
2025-09-24 18:56

估计这美利坚要将福特级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了!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2
2025-09-24 12:21

我看美国每20次就发生故障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1
2025-09-24 21:43

F35弹都没弹过,瞎说十几架F35坠海。编故事也不能这么无底线

猜你喜欢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