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把不要脸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推责西方?三年战火下的俄罗斯叙事困境与战争现实

烁耀中原 2025-09-24 17:10:48

俄罗斯已把不要脸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推责西方?三年战火下的俄罗斯叙事困境与战争现实 来源:戈壁兵棋 明明是三年前俄罗斯坦克开进乌克兰,单方面撕毁明斯克协议,发动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如今长大了三年多,竟还能理直气壮怪别人。 这种逻辑,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拉夫罗夫在9月17日莫斯科外国大使圆桌会议上发表讲话,声称西方行为导致乌克兰问题难以和平解决。 但回看2022年2月,正是俄罗斯首先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独立,随后大军越过边境,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直逼基辅郊区。 联合国大会多次高票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 就连中国代表也曾在联合国表态,强调明斯克协议是政治解决的基础,各方应予以执行。 然而俄罗斯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背离了这一共识。 开战初期,俄方指责乌克兰炮击乌东地区,违反停火协议。 但根据欧安组织的监测报告,冲突双方都曾违反停火规定,而真正让明斯克协议彻底作废的,是俄罗斯发动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战争打到现在,双方损失惨重,但俄军的推进并未停止。 2023年5月,俄方攻占乌东重镇巴赫穆特;今年5月,又占领哈尔科夫州多个村镇。 乌克兰虽获得西方军援,但反攻效果有限,兵员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军事层面上,俄罗斯也遭遇多次尴尬挫败。 2022年4月,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因火灾爆炸沉没。 这艘上世纪八十年代服役的老舰,本是海军象征,却以如此方式落幕。 此外,俄军还先后从赫尔松、哈尔科夫等地撤退,最初计划的“闪电战”彻底落空。 乌克兰方面不仅顶住了压力,还发展出一定的反击能力。 克里米亚大桥多次遇袭,俄军后勤线受到威胁,黑海舰队舰艇和基地也遭到无人机和导弹打击。 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豹式坦克、“风暴之影”导弹逐步到位,乌军打击范围显著扩大。 人道代价更是触目惊心。 根据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统计,截至2023年6月,已有超过9000名乌克兰平民死亡,近1.6万人受伤。 俄罗斯境内也有平民伤亡,但规模相对较小。 而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超1000万乌克兰人被迫逃离家园,其中650万人逃往国外,370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 拉夫罗夫嘴上说“欢迎任何消除危机的倡议”,声称“不拒绝与西方对话”,甚至提出“建立欧亚新安全架构”。 但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 明斯克协议要求撤离所有外国武装,俄罗斯却不断向乌东派兵增援。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在强化军事部署。 波兰9月签署北约驻军协议,德国派出“台风”战机,法国部署“阵风”战机,丹麦、捷克等国加入“东部哨兵”计划,举行多场军演。 这些行动被俄罗斯描述为“挑衅”,但在北约看来,这是应对安全威胁的必要措施。 经济上,俄罗斯同样付出巨大代价。 2022年其GDP一度达到2.29万亿美元,但2023年回落至2.07万亿美元。 制裁效应逐渐显现,能源出口收入因价格下跌和转向亚洲市场而减少。 军费开支持续飙升,2024年预算中三分之一用于国防和安全。 乌克兰虽然国土遭受重创,但西方援助源源不断。 从“海王星”反舰导弹到“爱国者”防空系统,从F-16战机到远程导弹,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俄罗斯的装备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谈判层面,俄方条件不断变化。 最初要求乌克兰“中立化”和“去军事化”,后来转而要求承认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为俄罗斯领土。 这等于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自然难以被接受。 国际社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撤军。 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数量远远多于支持俄罗斯的国家。 就连一些传统上中立的国家和俄罗斯的长期伙伴,也公开呼吁停火和遵守国际法。 战争持续三年,拉夫罗夫的最新言论再次引发讨论。 很多人认为,把战争责任推给西方,忽视自身发起军事行动的事实,是一种缺乏自省的表现。 而战场上的现实是,士兵在战壕中流血,平民在废墟中挣扎,这一切都无法用外交辞令简单掩盖。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