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爱尔兰、挪威在2024年5月底同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个动作看起来像一场外交接力,但背后是几十年积累的失望。 不是突然站队,而是终于忍不住了。 全球140多个国家已经承认,而以色列的盟友美国、德国、英国还在观望——不是他们不信,而是不敢动。 因为承认一个国家,意味着要重新思考:这片土地上的人,到底有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家园? 以色列的定居点一天天扩张,加沙的废墟还没清理完,欧洲民众却开始在超市里挑出“来自西岸的橄榄油”——这不是情绪宣泄,是生活里的抵抗。 荷兰超市下架了相关商品,法国学生在街头举牌,年轻人用购物车投票。 他们不是要惩罚以色列,是想告诉世界:我们不想再假装和平谈判还在进行。 巴勒斯坦人没等来美国的斡旋,却等来了联合国的申请表。 他们提交了成为正式会员国的请求,虽然知道美国会否决,但联大投票时,110个国家已经举手支持。 这不是法律胜利,是道德账户的结清。 当一个民族被占领75年,连名字都算不上“国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全世界看见他们还在。 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反复发声,不是为了搅局,而是给了多极世界一个信号:中东问题,不能再由一个国家说了算。 沙特和阿联酋一边和以色列秘密谈判,一边在阿盟里统一喊话,这种矛盾,恰恰说明现实比口号复杂得多。 以色列的民众也在变。 民调说,超过六成的人担心“被世界孤立”。 他们害怕的不是哈马斯的火箭,是连一瓶橄榄油都成了政治符号。 战争赢不了人心,占领换不来安全,这是比导弹更难破解的困局。 承认一个国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它不解决边界问题,不归还土地,但它让世界终于不再回避一个事实:巴勒斯坦人,不是“冲突方”,是人。 他们要的,只是一个被承认的家。
西班牙、爱尔兰、挪威在2024年5月底同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个动作看起来像一场外
花信春风
2025-09-29 23:30: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