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整大活儿了?”——昨晚刷微博,一条“SU7Max刷纽北比Taycan快

甜美少女心 2025-09-30 08:36:07

“小米又整大活儿了?”——昨晚刷微博,一条“SU7 Max刷纽北比Taycan快11秒”的动图被转疯,评论区两极:一边喊“保时米真香”,一边冷嘲“召回11万辆忘了?” 纽北圈速确实是个吸引眼球的好方法。保时捷在燃油时代靠着这里封神,电动车时代小米想来个“下马威”,营销效果直接拉满。但普通车主谁会开着家用轿跑去纽北飙车?日常通勤遇到堵车,圈速快这11秒还不如空调凉得快实在。这种性能宣传和用户真实使用场景之间,隔了不止一条赛道。 召回事件确实是绕不过去的坎。一边是性能数据的高光时刻,一边是质量问题的现实阴影,这种割裂感让消费者有点精神分裂。车子毕竟是天天要用的工具,稳定性、安全性比极限状态下的几秒差距重要得多。小米需要回答的是:如何在追求性能亮点的同时,确保大规模量产车的品控不掉链子? 电动车赛道越来越像手机市场了参数内卷。百米加速、最高时速、赛道圈速……这些数字竞赛很容易带偏方向。真正的好车应该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续航扎实度、充电便利性、座舱舒适度这些基础体验做好。毕竟没人天天劈弯,但每个人都要面对续航虚标、充电排队的问题。 从品牌建设角度看,小米这种对比策略利弊都很明显。贴着保时捷打能快速建立性能标签,但也容易让品牌价值绑定在“性价比”层面。长期来看,车企需要走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而不是永远活在“比某某快/比某某便宜”的对比框里。小米汽车SU7 小米SU7 小米汽车s7 小米su7 小米汽车u7 雷军小米s7 小米su7su 小米su7漂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一日不可无音乐

一日不可无音乐

1
2025-09-30 09:57

某粮特么唯独不谈这车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甜美少女心

甜美少女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