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点兵!俄罗斯开始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征招“野人女真”当兵开赴俄乌前线。1个

真实安德烈 2025-09-30 14:14:35

莫斯科大点兵!俄罗斯开始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征招“野人女真”当兵开赴俄乌前线。1个月工资22万卢布,表现优异,一个月工资40万卢布! 这称呼并非凭空杜撰,追溯历史,这些尼夫赫人本就是女真三大分支中 “野人女真” 的直系后裔,元明时因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岛屿,被明确称作 “北山野人”,明朝在奴儿干都司设卫管辖,清朝时更直接隶属于吉林将军麾下的三姓副都统,每年需向朝廷进贡黑狐皮、海象牙等特产。 可如今,这个曾与满族同源的族群人口锐减至不足 5000 人,母语使用者仅剩 10%,却成了俄军补充前线兵力的 “香饽饽”。 毕竟对俄军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5 年 9 月披露的超百万伤亡数字绝非虚言,其中永久人力损失已近 40 万,70 万前线兵力缺口如同黑洞,让每一个潜在兵源都变得珍贵无比。 诱人的薪资待遇成了最直接的 “钩子”:每月基础工资 22 万卢布,表现优异能飙到 40 万,这对比库页岛普通居民两三万卢布的月薪简直是天壤之别 —— 即便岛上资源型产业从业者能拿到 7 万卢布的平均工资,征兵薪资仍是其 3 倍多。 更别提训练期就有的 4 万卢布保底工资,表现好还能翻倍到 8 万,这对人均债务高达 50.25 万卢布的岛民来说,无异于 “救命钱”。 要知道岛上物价高得离谱,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斤面包的价格比莫斯科贵出 40%,一瓶牛奶能卖到内地两倍价,普通家庭月收入刚够覆盖温饱,50 万卢布的债务若靠正常收入偿还,不吃不喝也得攒 6 年。如今扛枪上战场反而成了 “脱贫捷径”,难怪有人调侃这是把 “卖命钱” 包装成了 “高薪 Offer”。 配套福利更是精准戳中远东岛屿居民的痛点:报名期间机票、体检费、交通费、住宿费全报销,要知道从库页岛最北端飞往征兵点,单程机票就得花掉普通居民半个月收入,这笔报销相当于直接送了 “报名费”。 真正的大招在后面 —— 签约 1 年直接给 255 万卢布奖金,这数字不仅比莫斯科此前推出的 230 万卢布一次性补助高出一截,折合人民币近 20 万,更相当于岛上普通人近 10 年的纯收入。 对比之下,俄军给西部工业区居民的征兵奖金仅 180 万卢布,足见对远东原住民的 “诚意” 有多足,或者说前线的缺口有多急。 这波招募对尼夫赫人来说,更像是绝境下的 “性价比选择”。这个以渔猎为生的族群,历经沙俄时期的土地掠夺、苏联集体农庄的强制改造,传统的海兽捕猎技艺几乎失传,如今赖以生存的渔业又遭遇重创 —— 东库页岛次区域鳕鱼渔获量同比锐减 88.9%,仅收获 1000 吨,许多渔民被迫上岸失业。 年轻人要么背井离乡去远东大城市打零工,要么留在岛上背负债务,整个族群陷入 “越穷越留不住人,人越少越穷” 的循环。刚好普京签署的免债法令又添了把火,参军不仅能拿高薪,最多还能免除 1000 万卢布欠款,等于既赚钱又消债。虽然明知道去了前线可能沦为 “炮灰”—— 乌军与俄军遗体交换比例曾达 1:50,新兵平均存活周期不足 3 个月,抚恤金也不过 500 万卢布,但对走投无路的人来说,这笔 “赌命交易” 似乎没得选。 俄军也算打得一手好算盘,这套路其实早有先例。就像二战时苏联征召哥萨克骑兵对抗德军,靠着他们天生的尚武基因和骑术技能保住高加索油田,如今盯上尼夫赫人也是看中其独特优势:世代生活在零下 30 度的严寒地带,他们能在暴风雪中辨别方向,仅凭简单工具就能在野外生存,这些技能在俄乌战场的冬季拉锯战中比普通新兵管用得多。 更关键的是,库页岛 90% 是俄罗斯人,但城里的年轻人宁愿靠政府救济也不愿上战场,反而人口稀少的原住民群体组织松散,更易通过高薪动员。用 255 万卢布奖金换一个现成的 “耐寒战士”,比花重金训练新兵划算多了,堪称 “低成本补兵” 的典范。 只是回头看尼夫赫人的命运,从清朝时向吉林将军进贡的渔猎部落,到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社员,再到如今被高薪诱惑上战场的兵源,这跨越三百年的身份转变,终究藏着太多无奈。 当 “野人女真” 的后裔握着现代步枪走向前线时,或许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祖先靠渔猎求生的技能,如今竟成了 “卖命换钱” 的资本。

0 阅读:0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