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1314天以来,第一座被炸全城停电的俄罗斯城市出现了!俄罗斯别尔哥罗

真实安德烈 2025-09-30 14:14:38

俄乌战争爆发1314天以来,第一座被炸全城停电的俄罗斯城市出现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遭海马斯火箭炮打击致大面积断电。 9 月 28 日晚间,乌军发射的海马斯火箭炮精准击中别尔哥罗德热电联产公司和卢赫变电站两大能源节点,这座拥有 39 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瞬间陷入黑暗,斯塔里奥斯科尔、舍别基诺等周边城市同步断电,部分区域连供水中断,居民举着蜡烛整理物品,依赖吸氧设备的老人只能指望备用电源撑过难关,交通信号灯失灵的街道上混乱不堪,电梯停运导致多人被困。 这场袭击的特殊性远不止 “首次全城停电” 这一点。福克斯新闻披露的核心信息更具冲击力:美国首次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而乌军直接用海马斯将打击范围延伸到俄境内 70 公里纵深。 要知道,海马斯配备的 GMLRS 火箭弹射程正好覆盖 70-80 公里,此前乌克兰曾向美国承诺不将其用于攻击俄本土,但 9 月 28 日俄国防部明确证实,拦截了 6 枚美制海马斯火箭弹,第聂伯罗奥辛特加布兹在电报频道直接点明 “袭击由 GMLRS 完成,即海马斯发射”,这背后显然是美国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就在袭击前三天,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泽连斯基会晤时已松口,称 “对解除美制武器袭俄限制持开放态度”,这种默许实质就是授权,成为美对乌军事支持的又一关键突破。 别尔哥罗德的遭遇绝非偶然,而是俄本土安全持续恶化的集中爆发。 这座被授予 “军事荣耀之城” 的边境重镇,早已成乌军袭击的高频目标。2024 年 5 月 12 日,乌军战术导弹击中居民楼致 19 死 20 伤;8 月 30 日 “吸血鬼” 火箭炮发射的集束弹药造成 5 死 37 伤;9 月 12 日一天内就遭遇 272 架无人机袭击,1 死 7 伤的同时还炸燃了油库。 到 9 月 28 日的海马斯袭击,乌军已完全掌握 “精准打击基础设施” 的套路,专攻电力、油料等关键节点。更值得警惕的是袭击密度 —— 仅 9 月 12 日至 13 日,俄防空系统就在别尔哥罗德击落 54 架无人机,但仍有漏网之鱼,曾经号称 “密不透风” 的边境防御,如今在 70 公里纵深打击面前像纸糊的一样。 美国的 “松绑” 正在彻底改变战场规则。此前美对乌武器援助始终留着 “底线”,比如禁止用 ATACMS 导弹打俄本土,但现在海马斯率先突破,接下来泽连斯基请求的 “战斧” 巡航导弹可能很快跟进,毕竟美国副总统万斯已证实 “正考虑供应该导弹”。 这种步步升级的支持,让乌军从 “防御反击” 转向 “主动出击”,别尔哥罗德的停电只是开始 —— 要知道这座城市是俄军后勤补给的关键通道,能源瘫痪直接影响前线物资输送,而冬季将至,持续断电意味着供暖危机,民众不满情绪正在累积。 面对危机,别尔哥罗德州长格拉德科夫只能硬撑着表态,称 “奥兰” 部队、“巴尔斯・别尔哥罗德” 志愿部队正联合国防部和边防部队采取措施,“情况很快就会好转”。 但现实是应急部门全员出动抢修,却连停电时长都不敢公布,只能优先保障医院、养老院的基本需求。 更尴尬的是,州长还得提醒民众 “停电可能导致空袭预警中断,务必警惕”,这种自相矛盾的通报,恰恰暴露了俄方应对的慌乱。 这场停电事件的意义早已超越军事层面。它标志着美国彻底撕下 “中立伪装”,将美制武器变成刺向俄本土的尖刀;意味着俄乌冲突从 “乌境内拉锯” 升级为 “俄本土持久战”。 更让外界看清,所谓 “俄本土绝对安全” 的神话已经破灭。当 39 万别尔哥罗德居民在黑暗中等待光明时,他们或许已经意识到,这场打了 1314 天的战争,早已没有真正的 “后方”。 而美国每一次对武器限制的 “松绑”,都是在给冲突火上浇油,最终烧到的,只会是更多普通民众的生活。

0 阅读:0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