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7年的重庆,《红岩》的作者罗广斌跳楼身亡,然而14年后,公告指出:

云端逐梦之旅 2025-10-01 05:48:33

[微风]1967年的重庆,《红岩》的作者罗广斌跳楼身亡,然而14年后,公告指出:他根本就没有自尽,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条消息当年震得人心发凉,一个曾经从国民党监狱里爬出来的硬汉,竟被说成“畏罪自杀”。 很多人一听就觉得不对劲,那些最黑暗的日子都熬过去的人,怎么可能在新社会里自己走到尽头?尤其当局草草下结论、家属连遗体都没见到,怀疑声更是一浪接一浪。 他的妻子胡蜀兴坚决不信“自杀说”,因为丈夫早就跟她说过:再大的冤屈,也不能用死去申辩。偏偏遗体额头上那道伤口,更让人怀疑“跳楼”的说法背后另有隐情。 罗广斌出生在重庆忠县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哥哥曾是国民党军官。在别人眼里的前途大道,他却不走,跑去西南联大读书,接触新思想,很快加入共产党,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绑在一起。 这条路危险无比,1948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抓进臭名昭著的渣滓洞和白公馆。 那是活地狱,酷刑一天接一天,很多人都没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但罗广斌硬是撑了下来,还跟狱友们设法保存力量,等待机会。 1949年底,重庆即将解放,国民党加紧对政治犯屠杀,就在血流成河之际,罗广斌和战友抓住一丝希望,劝动了狱卒杨钦典。他们拼上性命策划越狱,最终19人分组突围,奇迹般地逃出生天。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后来写下《红岩》,把烈士们的故事传出去,书里的江姐、许云峰,成了千千万万读者心里的英雄。 然而新中国的岁月,并没有让他安稳,1966年风暴骤起,知识分子与文艺工作者纷纷遭殃。《红岩》也被扣上“反动”的帽子,他的家庭背景再次成了把柄。 1967年初,他被揪出来关进大坪马家堡的院校里,连续几天被质问、批斗。疲惫到极点的他,在这样高压下迎来了所谓的“跳楼”。 官方迅速定性:畏罪自杀,结案归档,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说法太轻了。 胡蜀兴四处奔走,想替丈夫讨回真相,但那个环境下,她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直到十年后,社会空气慢慢松动,她才重新提出申诉。 1977年,他的骨灰才算安放妥当,1982年,相关部门再查,终于还原事实:罗广斌并非自杀,而是在批斗中被迫害致死,只是那时很多线索已消失,真正的凶手再也无从追究。 罗广斌的一生,既是英雄的传奇,也是时代的伤口,他在国民党的牢狱里宁死不屈,却在应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里,被误作“叛徒”逼上绝路。 他的死,像一颗钉子,敲在那段历史的记忆里,提醒后人:英雄不该蒙冤,真相不能被掩埋。 时至今日,人们纪念他,不只是因为他写下了《红岩》,更因为他的命运折射了那个年代的无情与错乱。 历史如果不被正视,悲剧就可能重演。而罗广斌,就是那个最沉重的警钟。 【参考资料:快懂百科——罗广斌】

0 阅读:53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