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位通过三轮面试的求职者抵达得力公司报到,因腿部行动稍有不便,入职当

糖份超标的喵喵 2025-10-01 10:52:55

5月13日,一位通过三轮面试的求职者抵达得力公司报到,因腿部行动稍有不便,入职当天下午即被人事部门以“领导不同意”为由要求离场。直至9月30日事件发酵至网络热议,公司才姗姗来迟发布道歉声明,承诺问责处理。这种延迟回应的节奏,远慢于消费者对快递丢失的投诉响应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明确禁止就业歧视,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因残疾拒绝录用或辞退劳动者。该员工行动能力未影响工作,仅因身体特征被拒,实质是将法律条文置于可操作的灰色地带。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听障人士反映同样遭遇offer被撤回,暗示企业招聘流程中可能存在系统性隐形门槛,而非个别管理者失误。 人社部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率不足25%,远低于普通劳动力群体。国家近期出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正着力提升就业环境,得力公司的操作无疑与政策导向形成尖锐对立。企业以“价值观不符”为由辩解,却未能说明其价值观如何在招聘环节落地——若价值观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远不如一套可执行的合规流程。 企业招聘的公平性不应依赖管理者个人认知,而需嵌入制度设计。建议企业从三方面改进:一是建立岗位需求与身体条件的匹配评估清单,避免主观判断;二是将《残疾人保障法》纳入新员工及人事培训必修课;三是设立匿名反馈机制,让求职者能直接向合规部门提出疑虑。这些措施成本低、见效快,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形门槛”。 当企业将“价值观”作为公关话术时,更需审视自身行为是否与之匹配。一次入职辞退事件背后,折射的是对法律的漠视与对群体的偏见。真正的企业责任感,不是事后道歉的频率,而是招聘流程中每一步的合规性。社会对就业公平的期待,正在从“不歧视”走向“真包容”。企业若想走得长远,需先放下对“特殊需求”的误解,把每一份岗位机会真正敞开。偏见的阴影越长,企业能走的路就越短。

0 阅读:4
糖份超标的喵喵

糖份超标的喵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