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台积电董事长指着他的鼻子威胁:“你敢去大陆,台积电的股票就别想要了!”可是张

探修説 2025-10-01 16:31:46

当年台积电董事长指着他的鼻子威胁:“你敢去大陆,台积电的股票就别想要了!”可是张汝京却说,不要就不要! 那些股票,按90年代末的市值,足够他躺平当一辈子富豪。可张汝京眼睛都没眨,转身就带着400多名工程师冲回了大陆——那时中国90%的芯片靠进口,连条像样的生产线都没有,一片荒芜等着他开垦。 这哪是放弃股票?分明是拿身家性命赌中国芯片的未来! 2000年他站在上海张江的农田上,身边只有几间临时板房。别人建座晶圆厂要3年,他带着团队18个月就拔地而起一座8英寸厂,13个月又啃下首条0.25微米制程产线,把中国芯片制造硬生生从“石器时代”拽进了纳米级。 为了招人,他满世界挖角,被境外企业竞业限制卡脖子,就改用“曲线救国”:先在新加坡建厂为大陆培养300名工程师,再一个个“偷渡”回来。 设备买不到?他带着技术员拆解二手机器,硬是把报废设备改造成能生产高端芯片的“神器”4。2003年中芯国际首条12英寸生产线投产时,整个大陆半导体圈都沸腾了——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自己造出高端芯片生产线! 可台积电的刀子,早就悬在头顶。 2003年,就在中芯国际香港纽约上市、营收暴涨630%的当口,台积电一纸诉状告到美国法院,索赔10亿美元,咬定中芯“偷技术”。这场官司打了6年,张汝京白天在工厂盯着生产线,晚上在酒店翻专利文件,头发白了一片。 2009年法院最终判决:中芯赔2亿美元现金,再给台积电10%股权,而张汝京必须离职17。签字那天,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没说一句话。可谁都知道,这哪是商业纠纷?分明是逼他交出中国芯片的“帅印”! 但张汝京的脊梁,是压不弯的。 离开中芯时他61岁,本该退休养老,转头就扎进上海交大的实验室,给本科生讲《半导体物理》,把几十年经验写成教材免费公开。 2014年,66岁的他突然宣布创办新昇半导体——这次要啃“芯片粮食”大硅片! 当时300mm硅片100%依赖进口,连日本都对中国禁运。他带着团队在车间打地铺,三年磨一剑,终于让中国大硅片国产化率从0冲到30%,直接砍断了西方的“卡脖子”黑手。 2018年他70岁,又拉起队伍创立芯恩集成电路,搞“CIDM模式”:把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捆在一起,让中小企业不再被国外巨头掐脖子。 有人问他:“张老,您这把年纪还折腾啥?”他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我父亲是抗战兵工厂厂长,他造枪保家卫国,我造芯片,也是保家卫国!” 如今77岁的他,依然在一线冲锋。 2022年他加入积塔半导体,专攻车规级芯片——新能源汽车的“心脏”。2025年9月,他又站上上海电力大学的讲台,聘书刚拿到手,就拉着校长谈“产教融合”:“学生不能光读书,得进车间!中国芯片要翻身,得靠一代代人把腰杆挺直!” 看看中芯国际吧,虽然被台积电打压,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仍冲到418亿,比去年涨了26%8;再看看新昇硅片,华为、中芯国际的产线上,七成硅片都印着“中国造”。 张汝京像棵老榕树,被砍掉主干,根须却在泥土里越扎越深。从上海张江的农田到青岛芯恩的车间,从交大课堂到积塔半导体的生产线,他撒下的种子早已长成森林。如今中国芯片产业从“跟跑”到“并跑”,背后是无数个“张汝京”在负重前行。他们用血肉之躯告诉世界:中国芯的脊梁,是打不垮的!

0 阅读: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