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波兰!感谢波兰!   2025年9月24日,欧洲物流从业者们纷纷感慨,得“感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01 17:44:53

感谢波兰!感谢波兰!   2025年9月24日,欧洲物流从业者们纷纷感慨,得“感谢”波兰前两周关闭边境的操作,反倒让中欧物流多了几条靠谱的新出路。   2025 年 9 月 29 日清晨,布达佩斯陆港的集装箱吊臂正忙着装卸一批来自成都的电子元件,德国 DHL 物流的现场主管马克・霍夫曼盯着平板电脑上的货单,嘴角终于松了口气。 这批原本该经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入境的货物,如今通过中老铁路 - 中欧班列南线联线,比原计划只晚了 3 天。 而就在 13 天前,他还在波白边境的原野上,看着 300 多列滞留的货运列车,对着满车即将过期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一筹莫展。 波兰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境封锁,成了中欧物流网络重构的 “催化剂”,也让无数像马克这样的从业者,在混乱中找到了更坚韧的替代路径。   9 月 16 日凌晨,波兰以 “无人机越界、俄白军演” 为由关闭全部波白口岸,没有任何预警。 马克负责的 12 列货运班列中,有 3 列正载着西门子的机械零件、2 列装着法国某电子厂商的显示屏,刚抵达波白边境就被拦了下来。 “最头疼的是那批汽车传感器,保质期只有 20 天,滞期费每天要多付 8000 欧元。” 马克回忆,当天他驱车 400 公里赶到边境,看到的是绵延数公里的列车长龙,司机们在驾驶室里啃着冷面包,波兰边检人员只重复着 “等待通知”。 更糟的是,波兰物流合作方传来消息,当地仓储企业因无法卸货,已开始拒收新到的集装箱,“那时候真觉得,中欧物流要断了”。   危机倒逼下的替代方案,比想象中来得更快。9 月 18 日,马克接到中国中远海运物流的电话,对方提出启用南线通道:将滞留的部分货物转运至匈牙利扎霍尼港,再通过公路接驳到德国。 “一开始我还担心时效,没想到扎霍尼港不仅免了前半年的过境费,还把查验时间压缩到了 4 小时。” 马克说,更意外的是斯洛伐克的动作。 布拉迪斯拉发枢纽主动联系他,承诺比波兰低 15% 的运费,还提供 24 小时装卸服务。 9 月 20 日,首批经扎霍尼港转运的汽车传感器顺利抵达德国慕尼黑,比预期提前了 2 天,“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波兰不是唯一的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早已布局的替代通道也全面激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数据显示,9 月 16 日至 28 日,成都发往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从每周 2 班加开到 5 班; 其中 3 班专门承接原经波兰的滞留货物。“南线通道的优势在于多节点备份,” 而北极航线的表现更令人惊喜,9 月 23 日从宁波舟山港启航的 “中远北极号” 货轮。 载着荷兰飞利浦的医疗设备和瑞典宜家的家具,仅用 18 天就抵达英国费力克斯托港,比传统海运快了近一半,“很多欧洲企业看到北极航线的稳定性,开始把季度急单转过来”。   波兰的处境在 9 月下旬急转直下。9 月 22 日,百余家欧洲企业联名向波兰政府递交抗议信,德国经济部长在欧盟会议上直言波兰的 “单边行动” 正在摧毁欧洲供应链的可信度; 波兰本土物流企业损失惨重,运输与物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封锁 13 天里,当地企业损失超 1.2 亿欧元,上千家小物流商面临倒闭。 白俄罗斯也不断公开班列堵塞画面,抱怨过境费损失,波兰在欧盟内部陷入孤立。9 月 28 日,波兰副总理不得不宣布重开边境,理由悄悄从 “安全威胁” 换成了 “缓和跨境贸易压力”。   但重开后的边境已不复往日景象。物流商们已开始调整布局:波兰最大的货代公司 DB Schenker 宣布在布达佩斯设立区域总部,将 50% 的业务转移过去; 马克所在的 DHL 也与匈牙利政府签订协议,计划在布达佩斯建设新的仓储中心,“没人想再冒一次‘封关’的风险”。   如今,中欧物流的新格局已逐渐清晰。德国物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货量已恢复至封锁前的 82%; 但经波兰的份额从 90% 暴跌至 35%,布达佩斯和布拉迪斯拉发枢纽承接了 40% 的货量,剩余 25% 流向了捷克布拉格和奥地利维也纳。 北极航线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20%,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已开始增加北极航线的货轮班次;南线通道的中欧班列也实现了常态化,成都、西安发往布达佩斯的班列每周稳定在 6-8 班。   马克现在每周都会去布达佩斯陆港待两天,看着吊臂不停运转,这场持续 13 天的封关闹剧; 最终让中欧物流摆脱了对单一枢纽的依赖,变得更立体、更坚韧,就像那些重新找到方向的货运列车,在新的轨道上,正跑得更稳、更远。   信源:波兰关闭通道,中欧班列“停摆”13天,中国商人“极限操作”:海运空运全上!北极航线、中吉乌铁路备受期待 2025-09-29 19:48·红星新闻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