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的街头最近格外热闹,一家普通的鸡排摊前总挤满举着手机拍照的人。摊主李俊

夏日朗晴 2025-10-02 14:03:33

江西景德镇的街头最近格外热闹,一家普通的鸡排摊前总挤满举着手机拍照的人。摊主李俊永,这位被网友称为“鸡排哥”的中年男人,正一边熟练地翻炸鸡排,一边和排队的顾客插科打诨。他的摊位前,6元一份的鸡排卖得比奢侈品还紧俏——有人凌晨排队,有人专程跨城打卡,更有人做起了代购生意,每份加价20元转手,俨然把小吃摊变成了“金融产品”。 从路边摊到“网红打卡点” 李俊永的摊位原本和大多数夜市小摊一样,靠味道和价格吸引回头客。但今年秋天,一段他边炸鸡排边和顾客唠嗑的视频突然爆红网络。视频里,他举着漏勺喊“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对着插队的人开玩笑“你的袋子被风吹走我可不认账”,甚至给迟到的学生涨1元“惩罚你不坚定的选择”。这些带着市井烟火气的互动,让网友们戏称“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 流量涌来后,摊位前的队伍从十米变成百米。有人早上八点就来占位,有人举着“求代购”的牌子蹲守,甚至周边摊贩的生意都被带火。但热闹背后,矛盾也在滋生——代购们开始明码标价,每份鸡排加价20元,二手平台上“代排两小时”的服务标价15元,更夸张的是,有人把鸡排炒到上百元一份,还美其名曰“限量版”。 黄牛加价,摊主“硬刚” 面对这场荒诞的“鸡排经济学”,李俊永坐不住了。他在摊位前挂起手写告示:“每人限购2份,黄牛插队直接不卖!”直播时,他对着镜头红着眼眶喊:“我炸鸡排是为了让更多人吃得开心,不是让你们拿来赚钱的!”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当普通人的快乐被明码标价,当市井温情变成利益博弈,谁不感到愤怒? 他的反击很实在:把限购从5份降到2份,拒绝给代购优先,甚至对反复插队的人直接“拉黑”。这些举动被网友拍成短视频,点赞量破百万。有人说他是“最清醒的网红”,也有人质疑他“作秀”,但更多人看到的是一种朴素的坚持——在流量狂欢中守住底线,在利益诱惑前保持真诚。 真诚,才是最硬的“流量密码” 这场风波里,最打动人的不是鸡排多好吃,而是李俊永的态度。他本可以趁机涨价,或和代购分成,但他选择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真诚,反而让他在网红经济中站得更稳。当地城管为他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文旅局授予他“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这些官方认可背后,是对他“不唯流量论”的肯定。 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类似的场景:医院挂号处的黄牛、演唱会门口的“天价票”、甚至网红奶茶店前的“代排费”。当需求远超供给,总有人想钻空子,但总有人愿意站出来说“不”。李俊永的愤怒,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愤怒?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起自己排队时被插队的经历,或是为买一杯奶茶等两小时的疲惫。那么问题来了:当“加价代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们该用脚投票拒绝,还是默默接受这种“市场规则”?你的态度,或许就是改变的开始。来评论区聊聊吧,你遇到过哪些“被加价”的荒唐事? (案例来源:海报新闻)

0 阅读:6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